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然而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只要专注于学习成长活动本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就能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认知觉醒》
就像要去讲一个课,那就要去扎扎实实的学习,要完全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自己习惯的语言去输出而且还要让对方能听懂,一个好的课还要有课程设计,让这个课能吸引人注意。这个收获是极大的,但过程也是痛苦的。
马老师在复盘前将刘老师的课程逐字稿写出来并整理出重点,复盘过程中每个人选一部分重点给大家讲一遍,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阐述对这一部分触动点的理解。这种复盘方式就是让大家一起在各自的拉伸区进行学习,既不会太困难,也能达到倒逼自己输出获得知识的巩固,并且这个过程之后自己的反思和大家的意见和评价,对自己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反馈。每一次复盘都能获得切切实实的成长。
如果把这种方式迁移到陪伴孩子学习中,让孩子把一个知识点重述给家长听,孩子在讲解过程中可能对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会更清晰,也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今后试着和老大一起看同一本书,然后试着和她一起复盘书里的精彩部分或者有触动地方)
叙事疗法在我们护理工作中已经实践多年,但科室里还有很多同事对叙事不太理解,这个月轮到我讲课,那我就把这一部分整理成课件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