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余华的《活着》,跟随着文中主人公福贵的家庭生活与外部环境的变故为主线,内心也随之波澜起伏。
看到一个家族经由两代人由盛到衰的落魄;战争的残酷,子弹的横扫,生命犹如尘埃般渺小与无力;衰落后庆幸小命保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时代的变迁,分地到征收,吃大锅饭,再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闹饥荒,几个月食不饱腹;家庭的变故,眼睁的看着父母双双去世,妻子,甚至儿女、女婿、外孙,把最亲的人都一一送走了,最终只剩他一个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也全部经历个遍。
在战争时,认识的春生,有一天来跟福贵道别,告诉他,他不想活了。福贵的儿子是为了春生(他那时是县长)的妻子生孩子时大出血,血一直不够,医生的盲目抽血,导致孩子抽血过多身亡。福贵的妻子家珍,恨死他了,想着是他害死儿子的。那时当个小官的都被一一的修理,被认为是走资派,游行羞辱殴打。福贵劝春生,别糊涂,想想女人和孩子,要好好的活着。连家珍后面都劝他:“要活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还吧。”
一个多月后,还是自杀上吊死了。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算怎么也活不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看到福贵一生的经历,感受到他内心的强大,所有残酷的事情似乎都发生在他身上,还是感受到他是积极向上生长的一股力量,毫无抱怨,任残酷现实的宰割,他还是静静的、好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