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宁向东感慨道: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很多人不敢歇,也不敢停,怕被淘汰,怕赶不上别人的脚步。
但只会忙碌,不一定有收获,反而容易透支自己。
牛津大学做过一项调查。
一位教授把12个基础情况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让他们抄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
在4个小时内,一组是每抄45分钟,发呆15分钟;
二组是每抄45分钟,10分钟看新闻,5分钟聊天;
三组是没有休息。
实验结果表明,一组正确率和效率最高,二组正确率和效率居中,三组错误最多,而且抄的单词最少。
从中教授得出结论,在工作中懂得留白,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工作价值的高低,从来不是与忙碌划等号。
一个会布局工作的人,会懂得留白,为自己腾出养精蓄锐的时间。
作家梁爽有段时间,因为出新书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她觉得新书背后关系着整个出版团队的心血,就算再累也要强撑。
于是她减少休息时间,每次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冒出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给自己鼓劲: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
不敢好好地放松,偶尔忙里偷闲也满怀愧疚,她的身体很快吃不消了。
有一天她实在难受得不行,就把待办事项全部取消,闷头睡了一觉。
醒来后看了部喜剧电影,然后出门爬山。
神奇的是,她的状态好了很多,写作灵感也来了。
身体也逐渐恢复到可以继续运动的状态。
经过这件事,她说自己明白了一件事:你想持续性自律,必须先学会休息。
“忙”这个字,左心右亡,忙着忙着,心就死了。
人之身心犹如弓弦,有张有弛,方有力量。
只有休息好了,我们才有力气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