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由陈鹤琴编写的《家庭教育》(此书由陶行知作序推荐,是一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家教经典),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原则06——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
某幼稚园里的教师,时常教许多幼稚生穿各色的珠儿,许多幼稚生,对于这件工作,都觉得甚有兴味,不感觉疲乏。教师在这个当儿,便把各种颜色的变化,在无意中指导他,所以在这个幼稚园的幼稚生,对于颜色的辨别,手眼的敏捷,是比较其他小孩子优胜得多了。珠子大概分两种:木做的和玻璃做的,木做的不若玻璃做的来得好。 练习穿珠,虽是游戏的动作,却有教育的作用包含在内。一方面小孩子可以认识红黄蓝白各种颜色,一方面使小孩子得着快乐,借资消遣;至于练习手筋,尤其余事了。
从这则原则来看家长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线,教师的水平是让孩子产生加速度的那个力。
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们除却智力因素外依旧会千差万别了。单从家长和老师这两个因素考虑就有四种以上的组合。
教育理念的高效与统一也是当下需要家校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