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已经陆陆续续有十几个老师参加挑战了,其实我也在心里打鼓要不要接龙。写,肯定是要写的,但是要不要应战呢?先写了再说吧。
这个题目,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哪一天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单从作为一份工作来说,从2018年9月1日,我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老师。我接受了教师这个职业。目的很简单,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份可以让我不再手心向上的工作,从2012年大学毕业,我选择了进入培训班,为什么那时候没有参加考试?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堕落成了一个纯纯的学渣,专科三年,当时的专升本没有考上,也因为没有关注招教、特岗这样的考试,当时国家规定专科只能在毕业当年考试,于是就这样擦肩而过。工作了一年之后,结婚生娃,彻底成为了一名村姑,三年抱了俩娃,当时闺女要上幼儿园,秉持着去幼儿园上班子女可以减学费的原则,就近找了个班上。很庆幸当时教的班上有个孩子的妈妈,在填信息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我一个学校一个系工作,我看到她写的工作单位是在卫辉,就随口问了一句,得知她是2017年考上的特岗,原来那个时候国家就已经对专科进行了开放。于是我从学渣转向了学霸。向这个家长借了她考试的笔记,从网上买了山香的书籍,因为幼儿园的工作需要每天待在教师,于是只能趁着孩子们中午午休的时候看书,其实当时留给我的时间很少,已经是5月份左右了。加上儿子当时还没有一岁,下了班需要看娃,所以我当时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甚至在7月份幼儿园放假后跟着去山东玩了几天,玩之前直接随手填了个报名,就再也没管过。当时报名的是新乡县,我也不知道新乡县具体在哪个地方,甚至以为人民公园那边就属于新乡县,因为那附近有个新乡县直机关医院。现在想想,自己还真的是胆大。
从山东回来后自己才开始去背家长给的笔记,浑浑噩噩的考了一场试,只知道出了考场问同学都说可简单,我预估自己分数113,同学预估自己120多,我心想完蛋了。爱咋咋吧。谁知道最后我竟然进了面试,直至上岸。上班后才发现,原来有老师考了好几年在最后一年上岸。就这样,我就成了正式的老师。在当时,自己真的觉得这就是一份工作,而我接受这份工作就需要好好干吧。
刚开始踏上教师岗位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新鲜。学校里的一切规章制度、教学流程,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我负责教六年级的英语,面对着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懵懂的眼睛,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紧张的是,我担心自己教不好这些孩子,辜负了家长和学校的信任。课堂上,我努力让自己充满激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提问,营造了一个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氛围,我一直记得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努力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想要和他们成为朋友。
然而,教学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和我上学时候完全不一样,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初中去哪里上,不用担心成绩,上课的时候一些男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吵一句得到的就是还嘴。当时自己没少被孩子们气哭,也做了一些冲动的事情,也让班主任替我解决了班上的很多事情,但是班主任一离开,孩子们又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那几年,因为自己连着教六年级,内心产生了抵触心理,尤其学校的孩子都是互相认识的,上一届的孩子告诉自己的弟弟妹妹:英语老师一点也不厉害。所以,新接手的班级对我也没有“怕”的感觉。
我当时选择的方法就是逃离,选择考研。可能转变在考研之后,接触的人多了,眼睛看到了许多,观点也发生了变化。而且自己也终于从六年级下来开始接任三年级,心情的确改变了很多。随着这几年认识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我也终于不再对学生的“不听话”而耿耿于怀,也许就是网上那句话:学生朝我扔泥巴,我用泥巴种鲜花。课堂上,即使有孩子给我说,老师谁是骂你,我也只是笑笑,骂了又如何?我说自己不会掉一斤肉,谁背后还不会蛐蛐老师?老师不也是会在背后蛐蛐学生吗?
勿把学生的不当行为视为“针对自己”,而是当作学生需要引导的信号;日常注重修炼能力:坚持终身学习,专注自我提升;修炼谈吐:控制说话分寸,三思而后言;修炼格局:风物长宜放眼量,学会尊重不同…
这是我以后朝向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