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之魂 教育之光
陶行知先生这里的民族之魂指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政治之魂,生活之魂和教育之魂。
01政治之魂是他的政治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国家的民主,这个民主通过教育时期从民主出发,走向教育民主,生活之魂及他的生活方式。
02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形式,他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
陶行知也曾指出,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以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将民主看作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认为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外在的东西,还是一种内在修养。
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陶行知的民主生活方式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他与人相处的平等观念。尤其提出要消灭人上人的观念,树立人中人的意识。特别提倡师生互助互济,强调先生向学生学习,向老百姓学习,呼吁做先生的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中,放在大众的生命中。
03教育之魂即所有教育实践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共和精神的公民,培养国家的主人,培养共和国的公民。民主教育的目的始终指向未来的民主社会,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之光是中国之光,即办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根据中国实际创办中国特质的教育。
01教育之光是平民之光,面向多数人的教育。
02教育之光是儿童之光,教师要变成小孩向孩子学习
03教育之光是生活之光,教育 教育植根与生活,融合与生活,着眼与生活,从生活出发,最终为了生活,主张生活即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生活处处都是教育,都有教育。
04教育之光也是创造之光。教育最终是为了解放人的创造力。他认为创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可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创造力,以实现创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创造。
05教育之光也是师范之光,教育的品质取决于教师的品质,只有高品质的教师才可能有高品质,高质量的教育。他提出了大先生的内涵,即大道德大理小大胸襟大学问大智慧。大先生的出现需要爱,自由和宽容,就是说包括大先生在内的所有杰出人才的成长都需要爱的阳光,自由的空气和宽松的土壤,也需要时代的机遇,领导的关怀,恩师的引导,但必须承认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先生但人人都可以在心中有成为大先生的追求。
我们对陶行知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像陶行知那样做人做事,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