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新采30:檀弓上·丧吊流变源头故事六则
商汤为了提醒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特意让人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刻在浴室的镜子上,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周公制礼作乐,完成了周王朝的人文化成。“礼”背后的核心精神是经典永恒的,但“礼”本身的外在表现形式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孔子讲“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许多事情,其变化要妙,就在纤毫之间,其要大体不出人心。
(一)复、髽之变
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鲁妇人之髽(zhuā)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邾娄人以箭来招魂,大概是从升陉之战开始的。鲁国的妇人去掉包头的帛,露出服丧时用麻扎成的发髻来吊丧,是败与狐鲐之战开始的。
所谓的复,其实就是招魂之礼。古人老早就发现,人除了有形骸之我外,还有一个魂灵真我存在。所谓的招魂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操作,帮助魂灵真我回到形骸之中。据说,这一系列的仪式操作是相当麻烦的,至少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升陉之战后,招魂业务迅速升温,流程也不得已发生了改变。以战场上随处可见的箭来招魂,这样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所谓的髽,原本是妇女服丧期间常见的发式,一眼看过去,头顶上的发髻由麻扎成,自然就意识到这个女子在服丧。台鲐之战鲁国战败后,原本还在服丧的女子,不得已要顶着服丧的发式去吊他人之丧。
复、髽之变说到底反映的是战争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冲击,甚至让“礼”本身也不得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和平这件事,太重要了。一切文明,最终必葬送于战争。
今天,我们在影片中会看到,战友牺牲后生者以集体脱帽,甚至向天空鸣枪的方式进行纪念。这何尝不是一种礼变呢?
(二)孝贤髽变
南宫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南宫绦妻子(孔子的侄女)的婆婆死了,孔子教她做丧髻的方法,说:“你不要再髻做得太高,也不要太大。用一尺长的榛木做簪子,束发的布条垂下来八寸就够了。”
南宫绦的妻子是谁?孔子的侄女。孔子侄女的婆婆是谁?孟僖子的夫人。孟僖子是谁?鲁国的执礼大夫,曾经带病陪同鲁国国君外交诸侯,深感“知礼”的重要性,坚持让自己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追随鲁国知礼名人孔子学礼。
这种情况下,孔子能不亲自指导自己侄女的服丧发式吗?
至于发髻不要太高,不要太大,尺榛为簪,垂饰八寸,孔子的这番指导无形中成了一种规则。其实,认真想一想,不过像父母送别儿女时拉拉他的衣襟,扶扶他的帽子罢了!
(三)禫后之变
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孟献子行过禫祭之礼后,家里的乐器仍然悬而不奏,也不让妇人进入室内侍寝。孔子说:“献子能如此,真是过人一等啊!”
禫祭之礼相当于丧礼中的除服,除服的意义不是“刑满释放”,而是哀悼亲人的形式、方式发生了变化。其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根本意义是不变的。
孔子所赞许孟献子的,不正是这样一种意义吗?
(四)有子之变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有子盖既祥而丝屦、组缨。
孔子已经行过大祥祭礼,到了第五天,他弹出的琴音仍然不成调,直到过了一个月禫祭后的第十天,他吹出的笙歌才和谐了。有子(孔子的弟子)大概在祥祭过后,就穿上了饰丝的鞋子和丝缨的帽子。
有子是在神貌上相近于孔子的弟子,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过于想念他,就让有子扮作孔子继续讲习,以重温从前生活。
很显然,有子就是有子,孔子才是孔子。
有子的高明之处在于——“我”可以不得已而扮老师,但“我”得在细节上拉开于老师的差距。祥祭后“丝屦、组缨”,没准是有子特意作出的改变!
(五)吊规之变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人死后不去吊丧的有三种情况:自杀者、被压死者、被淹死者。
自杀者是自轻于生,被压死者、被淹死者是大意于生。这三种人对“生”都太过草率,不合于庄严之吊。
(六)一己之变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子路为姐姐服丧时,到了可以除去丧服的时候,却没有除去。孔子说:“你为何不除去祭服呢?”子路回答说:“我家兄弟少,因此不忍心除去祭服。”孔子说:“先王制定了礼法,也是因所有遵行道义的人都不忍心而设定的。”子路听说,就除去了祭服。
子路当除而不除服,试图行一己之变。孔子所言礼,是常情、常理、常道,或者说是为一切遵行道义的人所设的规制。
子路所畏,不是老师孔子的话,而是——圣人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