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五问反思报告:生物膜的脱落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作业  孙炳源

(指导老师:张淑娟)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我学到了随着生物膜的生长繁殖,生物膜逐渐变厚,之后脱落。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看到生物膜我想到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以机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联想到人体表面皮肤健康状态下并不会脱落,也没有见过其他生物膜脱落,我以为生物膜生长成熟之后不会再脱落,只会维持着修复破损的功能。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只是自己的猜测,并没有任何的资料来做支撑,过于片面。而这里提到的生物膜并不是人体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是微生物的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群体及其包被的细胞外多聚物和基质网组成,它们彼此黏附或者黏附到组织或物体的表面。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经学习之后了解到维持生物膜反应器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是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生物膜表层生长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膜的内层微生物则往往处于厌氧状态,当生物膜逐渐增厚,厌氧层的厚度超过好氧层时,会导致生物膜的脱落,而新的生物膜又会在载体表面重新生成。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名字相同而导致的误解,例如让室友帮忙带饭,只说了吃什么,但是你们想的餐厅却不是同一个餐厅,买回来的饭便也不是你想要的。我不应该因为生物膜这个词眼而将两者划等号,忽略了是细胞的生物膜还是微生物的生物膜。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通过这次误解,我认为更加细致的、一字不漏的阅读在任何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像这次一样,因为”生物膜“而放弃思考,而是应该将目光放在生物膜的前缀---”微生物“上,显然微生物的生物膜与细胞的生物膜是两码事。而从生物膜脱落的原理来入手,我认为可以解决一些水处理情境中的问题,例如生物滤池中产生臭味,我认为就可能是生物膜生长过厚而发生的厌氧代谢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加大通风,提升水中含氧量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