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书籍收获:
作者鼓励凯瑟琳面对女儿的反抗时,细细的体会内心的一切,感受客观的去看待自己的内心,无论出现怎样的感受,为这些情绪留出空间,顺其自然,悲伤,愤怒,困惑,担忧,也许会再次感到悲伤,让这些感受在心中一一流过,无需压抑或控制,我们可以避免通过理性的左半脑来解释不安的心情,抑制住把这一切归咎于你女儿或特定情形的冲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当前的感受上,要有耐心,这些情绪终究会消失,其实这样的感觉像不像我们在做冥想的时候。荟蔚老师就会讲到的,不管你什么样的感受,你都去接纳他,不要去排斥他,不要去拒绝。当这些情绪慢慢的消失之后,你会感觉越来越好,想要摆脱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步步走过去,这是一个深入内心的过程,艰难而漫长,曾经的伤口呢,是需要留出呼吸的空间才能愈合人际关系呢,它有四种模式,被动模式,攻击模式,被动攻击模式和自行模式。如果我们去抑制自己的真实感受,假装一切都好,就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模式下,那么在被动的模式下呢,就会出现心口不一,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你会去出现讨好你的人格。如果我们处于攻击的模式,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呢,就会采取威胁和恐吓,强迫他们屈从于我们的意愿。虽然表面上孩子可能听话了,但实际上他不会与我们亲近,我们在感情上是没有办法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被动攻击模式下的父母呢,会通过羞愧和内疚来控制孩子,这对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害处很大。孩子会认为他们对父母的需要和快乐负有责任,自己的意愿需要排在后面,这种想法是不恰当的。如果我们处于自信的模式,那么就会成为孩子们生活之船的船长,我们会和孩子保持健康的界限,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需要愿望,感受和喜好。不会因为孩子与我们有所不同,就认为他们犯了错误,我们不需要孩子和我们一样,不用担心他们会感到不快乐,同时也会认识到,如果我们为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会妨碍他们培养真正的毅力,孩子也会知道我们爱的是他们本事,而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或者得到什么样的成就,除于自信模式下呢,我们会承认孩子也许不想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但是不会认为他们的抱怨是针对于我们个人,也不会把意见分歧上升到双方对抗的层次,我们会去同情孩子的处境,允许他们体会自己的感受。当作者带着凯瑟琳开始练习自行模式的时候,她不管是在童年还是婚姻生活当中,从来没有过自信模式的行为。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感恩日记
感恩思涵老师早上带领大家共读书籍,陪伴大家成长;
感恩晶晶老师帮忙挑选衣服;
感恩参加百度营销企业搜索节,不同的体量在不同的维度卷。
冥想感受
今天冥想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呼吸,慢慢加深呼吸,感受气息在体内流动,感觉左肩有些疼痛,落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