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第四部分“跨学科科学教学怎样做”第三个框题“基于 STEM 理念设计单元复习课”(P185——P191)。
内容要点:
本框题介绍了一节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能量”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传统科学复习课多以知识重复和应试技能训练为主,缺乏趣味性和能力培养。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综合与问题解决能力,将其应用于单元复习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知识迁移与立体建构。
教材及课标分析指出,“能量”单元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完整能量概念。学生虽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思考和对能量转化的深入理解。基于此,复习课学习目标围绕知识整合、能力提升和跨学科应用展开。
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明确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从玩具电磁秋千入手,激发兴趣并提出制作任务;工程设计阶段,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电磁秋千方案,从多方面进行讲解与完善;制作测试环节,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制作,并记录问题与解决方法;交流评价阶段,通过产品展示、评价和优化迭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强调,STEM理念下的复习课突破传统困境,构建知识网络,创新复习模式,探索教学变革。学生在跨学科任务中理解知识,发展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同时锻炼动手和协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为师生带来新挑战与发展空间,推动课堂向探究性转变,实现知识综合建构与运用。
心得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这节基于STEM理念的“能量”单元复习课给我带来了深刻启示。传统复习课往往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动力。而STEM理念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被玩具电磁秋千吸引,主动思考其原理,这种兴趣驱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在工程设计环节,小组合作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如电力工程师负责电路,美术工程师负责外观设计。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团队协作。在交流评价阶段,学生通过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和优化改进,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能量单元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跨学科的复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与学生共同成长。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认识到STEM教育理念在科学复习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尝试将STEM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真正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