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华杉讲透】:「文」是文献,指《诗》、《书》、六艺等相关的文献。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去读书学习。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读书一定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生活本身,还没从生活中学习成长,就钻进书里去找,那是舍本逐末。
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大学》中学到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的深意。去读书和学习之前要做到的是德行的修养和实践。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观念上的颠倒,也就是对读书学习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个人素养的重视,这也是引发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互相伤害、攻击的原因。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这四条中的每一条都没那么容易做到。并且这四条也是每天的生活中无数次经历的事情,跟父母有没有心平气和地相处、对待兄长是否恭敬、每天做的事是否认真地做了,说话是否“言而有信”。
在每天的生活中,把这些做到了,再去读书。而不是把读书当做人生的唯一任务和目标,只读书,获取文凭。这里也让我对吴谢宇弑母案多了一些理解,这个案例其实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的示范。
《华杉讲透论语》:“德行,如《大学》所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实践,如《大学》所言,格物致知。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再去读书。如果没做到,继续做,别读书耽误时间。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
关于「德行」的修炼,还是回到《大学》中的『三纲八目』,按照顺序进行自我要求和修炼。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读书的动机源自好奇和困惑。首先是在实际生活和经历感受到了好奇和困惑自己的事情,想要搞清楚、弄明白,就开始针对这件事、这个情况、这个议题进行源源不断提问和寻找。比如,当我学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我很好奇,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孝敬』?有这个好奇的原因是,我听过一些「孝敬」的说法,但我并不觉得合适或是信服,这些说法中依然存在一些和稀泥的情况,这就会使我非要弄清楚,明确地知道怎么做是合适的才算完。当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也很好奇做这件事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做对,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做。这些困惑和好奇就把我引向了「格物」的状态,刨根问底般地探索。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学习要从生活开始,从生活中的事情中学,然后才是学术层面的研究。
《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华杉讲透】:“慎终的慎,是指谨慎;终是指家人去世。有人认为亲人已经去世了,无论对他做什么都意义不大,礼节上就没有尽到诚意。这就是人心之薄情,不厚重。葬礼代表了人一生所得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和承认,人死后不一定要风光大葬,但必须有真情缅怀,亲人的葬礼一定要郑重操办。”
《华杉讲透论语》:“古代是农业社会,一家人所居之地,必有一个当初带家人来开荒耕田,开基创业的始祖,我读自家的家谱,里面最重要的,有八个字,‘开基创业’,和‘勤耕俭积’,追思那开基创业之祖,它把我们带到这里,开辟了这一片沟渠桑田;追思那一代代勤耕俭积之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于祖先的付出和积累,我们必要传承这一精神,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我看蔡志忠先生的传记时,体会到20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人的开拓精神,那个年代的人都是一穷二白的,每个人都需要靠自己打拼闯荡积累财富。反过来再看当下这个年代的人,大家更多的是期待一个躺平的人生,缺少那代人的勤劳奋斗的精神。我们对长辈有期待,期待他们能够给我们传递一份丰厚的家业,好让自己的人生轻松一些。
相比祖父辈,当下这个时代,我们的确是乘了前人积累的凉爽,但同时因为乘凉也失去了勤劳奋斗的精神。我在姥爷身上体会到了很强烈的这种精神,他是开基创业之祖,也正是因为他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我们这几代人更舒服的生活。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感受到,要通过这些仪式去体会开基创业那代人的精神,要传承这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