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儿童阅读指导课程,内容是第一模块的第二部分《现代教育观》,即成人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这部分仍然是张同庆老师主讲,学习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听课笔记
1.农业社会的教育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能够接受正规教育的人非常少,低于全部人口的10%。这个时候的教育,一是以私学为主,国家教育很不普及。主要是贵族教育,对人的教育比较全面,能够实现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但在中国,隋朝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传统教育主要围绕科举考试,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比较狭窄。
2.工业时代的教育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近代社会的资源提供能力大大提高,既提供了学开展大规模教育的条件和可能,同时由于科不技术进步导致的社会发展,社会的复杂程度大提高,需要大量必须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也提出了对教育更高的要求。
工业时代的教育主要由国家提供,以普遍的方式开展,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班级是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内容逐步完善,涉及社会需要和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主要以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目标,教育方法特别强调记忆、背诵和训练,以直接讲授法为主。
3.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的完成,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开始注意到工业化时代教育的弊病和问题,出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例如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开放性思维,对创新和合作的重视等。
今天的中国,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迫切需要教育观念的更新。
4.现代教育观的基础
(1)现代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人们需求的巨大变化。
(2)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科学研究对学习底层原理的新的认识。
(3)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不断累积、总结和提升。
5.现代教育观的观点
(1)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潜能是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2)积极参与和主体建构是学习最重要的基础。
(3)充分运用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接近真实情境的情绪、感知、体验中成长,通过挑战实现发展是教育的主要方法。
6.现代教育观对阅读的影响
(1)更加重视孩子内在阅读兴趣的激发。
(2)更加重视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需要和特点。
(3)更加重视故事和情感情绪对阅读的重要性,努力通过适合孩子的阅读挑战活动提升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学习心得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
1.通过了解教育观的发展,更客观地来看待现代教育。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时代,社会的变化影响着人们教育观的发展,现代教育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大背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张老师说,今天的中国,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迫切需要教育观念的更新。
2.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潜能是教育的最重要目标。这是现代教育观的观点,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从书本的知识研究重心转移到关注个人,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潜能是最高目标,这也需要课堂的变革。
3.现代教育观更加重视孩子内在阅读兴趣的激发,更加重视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需要和特点,更加重视故事和情感情绪对阅读的重要性,努力通过适合孩子的阅读挑战活动提升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
这是现代阅读观对阅读的影响,同时对课堂的影响也是如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注重情境教学,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挑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