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我跟同事一直在讨论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老师课堂一直强调,着重讲的知识,到运用时却是一错再错,班上两级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有专家说:“人活着,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我觉得,作为教师,更应该把这份责任与追求写进我们的课堂人生。”
新课程理念下,有些教师之所以把握不好课堂,只会放开课堂却不会收住课堂,是因为他们对学生不够了解,对教材钻研不够。
学生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更应该知道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每个老师在备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怎样在大问题中不断牵引出新的问题?每次进课堂,他都努力营造“问题场”,创设“问题串”。
而如何构建一个有长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思维场”?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观摩所有名师课堂的方法来看,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而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具有学科思考价值的,它能激活经验,产生意向,激发创造。它还必须是开放的,能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并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等活动,可以发现知识规律。“深切的体悟必定来自亲身实践,但亲身实践了,未必就有深切的体悟。这时,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尤其是要在学科思维上加以引导。”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没有哗众取宠的游戏活动,没有“小手如林”的伪热闹现象,也没有刻意的、干巴巴的思想教育……教师应该去修炼自己独特的教师语言和巧妙的引导。让自己的课堂令学生终身受益,令同行叹服。
正如名师潘小明的“抬起头,往下看”,先抬起头去修炼自己,再往下看去关注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