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华和刘大海商量着买房子,婆婆只是听,没有说什么。回家的时候就给刘大海的三个姐姐说了:“你兄弟买房子,他们手头的钱不够。你们几个帮他凑凑。”这些曹小华不知道,估计刘大海也不知道,后来曹小华听邻居说:“你婆婆说,你们家买房子,你大姑姐那边,哪家都能出钱帮。”曹小华忘记是听谁说的了。
曹小华没怎么去过城里,让她选择在哪里买房子,自然会选择有熟人的地方。距离104国道不远,有一片庄稼地,这时节,玉米已经掰完,玉米秸还竖在地里。在这片庄稼地里,隔不远就有一家烧烤园,大约有五、六个。烧烤园大致呈南北排列。隔着一条不宽的土路,有一个破旧的小区叫松园,集团为领导们买的宿舍楼,就在这个小区里。
曹小华姐姐的婆婆公公,曹小华喊他们“表婶”、“表叔”,刚刚搬到这个小区来。表婶子是个热情的人,听说曹小华打算买房子,就说:“松园小区有新房子,已经开始卖了,就是不大,两室一厅的,不到八十平米。”
按照曹小华到预算,也就买个二十万以内的,超过二十万的连想都不想。生产上的小张给她推荐过一个二十五万的房子,她打电话问了问,也只是问问能不能再便宜一些。人家说不能便宜,就作罢了。多年后曹小华思考自己当年的行为,问自己为什么不敢买个大点儿的房子?结论是自己的胆子太小,不敢去够距离自己太远的东西。这种思维模式让她发展得很慢,但是能够让她感觉舒服。胆小就胆小吧,只要舒服就好。曹小华是惰性气体一般的存在。
恰好的预算,恰好的房子,曹小华很快就决定了。在这个小区里买房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上下班坐班车方便,出门就是班车点儿。
售房处设在市中心,曹小华特意看了看,牌子上写着“中房房产”,这个房产公司可能是全国连锁,多年以后曹小华才意识到这一点。办事员告诉她,每平方两千二,加上储藏室,总共十七万九。
知道总钱数后开始筹钱。刘大海曹小华想和周围的同事那样去银行贷款,婆婆说:“你姐她们说了,贷款利息很高,她们几家给你们凑一凑。”婆婆这样说了,曹小华很听话。婆婆带着刘安平先回家住几天,约好了日子,让曹小华回老家拿钱。曹小华很直接,主动给姐姐们写了借条。一个人用黑色塑料袋提着七八万块钱,坐公交车回福利区了。又从自家姐姐弟弟那里借了点儿,凑吧凑吧就够了。
后来曹小华对一个班上的石姐说:“俺这些亲戚都不孬,肯借钱给我们。”石姐直接说:“这是因为你对象能挣,她们知道你们有偿还能力,才肯借钱给你们。不然,不会借的。”对这些话,曹小华也就是听听,她没有受过金钱的难为,没见识过被人拒绝的难堪。在金钱往来上,她一直不抢刘大海的风头,总是按照刘大海说的办,包括借人家的钱和借给别人钱,她不肯当家,也就没有拒绝别人的烦恼。
202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