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基本概念】
建议每一位教师: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这些知识是教学大纲中关键的知识,指的就是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阅读和思考许多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该与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这种阅读称为智力背景的阅读。
【具体方法】
因此,要把握两套教学大纲:一是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二是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来源。
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只有当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
【实践设想】
讲真,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语文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要掌握的是哪些东西。我们所教的东西分布到每一堂课上可以说是七零八碎。在我的观念里,应该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熟练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能读懂普通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过这些要求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可见语文教学的失败。
最近参加的这个课程对我的教学思路有很多的影响。我们所习惯的语文教学无非是讲解基本内容,注意升华情感。我们也分析字词的用法,但很少把它们的规律概括出来。希望上完课可以从中抽取出我能使用的部分,吸收到语文教学中来。
也就是说,我需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概括出真正要学生掌握的东西,然后为这些主干知识配备基础资源库,通过大量的基础资源库的阅读学习,来更好理解主干知识并达到识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