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社会心理学》第二章关于从众的解,让我对从如这一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应该努力保持初心,合理分析身边的从众现象,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文中谈到关于“从众”的定义: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或是意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文章第一章开头已经提到过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就使我们生活中会出现在两种准则相互矛盾的状态中-与个性有关的准则和与从众有关的准则。
从文中的詹姆斯瑟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大家虽然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但是看到大多数人都在奔跑时都不由自主的跑起来。虽然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可笑,但大家都会存在侥幸和从众心理,不跑看起未很傻,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自己不跑会更傻。
从下文中无数个例子我发现大家的想法真的会被身边的环境影响。以我自身为例,大学时突然兴起考计算机的潮流,本身我的专业与计算机的关联不大,但被舍友和同班同学所题响。我也从众开始报名、刷题。考试,当时我非常执著,一级二级各考了两次,第一次考试没及格时非常沮丧,甚至几天都没有心思学习,会一直想怎么就自己没过。可是后面费尽心恩考来的证也没有任何价值。还有临近毕业时,大家都在为未来奔波,有选择考研,有人选择到处报简历找正式工作,当时的我又从众了,一边说着考研一边又在找工作,两边都想抓,但偏偏两边都抓不住。最后自己没有人从找到方向后才明白了该如何做。
其实,我也没有认为从众就一定是不好的。只是希望 我们可以尽量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最后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