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翩翩
昨天孩子在和爸爸玩游戏时输了,可她不但不认输,还觉得爸爸玩狡猾,将爸爸的手臂抓伤,留下了“3条杠”的红印子。
可以看出来她爸爸当时非常恼火,一下子就收起了笑容,我想下一刻他就要“还击”孩子——或打或骂。
我曾看到过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回应孩子的攻击行为的:
他家孩子对他们使小性子,结果不小心就把电视给砸了,当下他的父亲就猛踢了一下孩子的大腿,毫无防范的孩子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之后他妈妈也参与进来,大声地指责孩子,孩子一下子脸煞白,惊恐地僵持在原地,爬也不敢爬起来。
那个时候他家孩子还不到6岁,经过那一次,那孩子再也不敢对父母“发火”,性子也温顺了很多。
我家孩子是外婆带大的,我妈脾气火爆、直爽,孩子的脾气也随她,有什么不快,就立马表达。
梳头发扯到她的头发,她就大叫喊停;
参加活动,不管自己条件适不适合,喜欢就要报名;
第一批少先队没加入,失落了一会,然后大喊下一批一定要入(其实下一批全部都可以入队);
就像这次爸爸“投机取巧”玩赢了游戏,她就”愤怒“地抓伤了爸爸的手臂。
可这次孩子爸爸处理的方式我真的爱了。
因为疼,孩子爸爸立刻“回收”了自己“胜利”的笑容,但也没有发火,他伸出手臂,露出伤痕给女儿看,样子尤为可怜。
孩子也知道把爸爸抓伤不对,害怕受到责骂,气氛略显紧张,可看到爸爸可怜的表情,她立刻就松弛了下来:爸爸不但没有生气,还“服输”了、“怕”她了。
她还“肆意”地嘲笑了爸爸一番。
爸爸无奈地结束了游戏,进了书房。
看着这一幕,我感到有些奇怪:孩子爸爸不是一贯反对“纵容”孩子恶劣行为的吗?是什么时候“转性”了呢?
我想是时候要去说道说道孩子“成何体统”了。
可还没等我迈开步子,就看见女儿从药箱里拿创可贴跑去书房……
过一会,书房里传出父女俩快乐又幸福的笑声。
以前,都是孩子爸爸听我说该如何教养孩子,这一次我却深深地被孩子爸爸的“言传身教”给教育了。
1、“反省”这件事,最好留给孩子自己去做。
爸爸的“可怜模样”和“冷静”离开“冲突现场”到另一个空间去,就很好地为孩子预留了一个充分思考和反省的时间。
记得有一次“遛娃”的时候,一位妈妈的孩子做错了事,她上去就是一阵猛批,批评完了之后就再三询问孩子:你知道错了吗?
孩子懵懂地点点头。
孩子妈妈接着问:你错在哪了?
孩子支支吾吾说了半天,显然都没说到点子上,于是妈妈“恨”得牙痒痒,抓着孩子的衣领,回家“收拾”去了。
事后,她在和我们谈论这件事的时候,还给我们“传授”育儿经:孩子有错,当时当地就得给他揪出来,这样他才能记忆深刻,永不再犯!
这理论乍听上去很有道理,但里面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前提上不对:小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大脑也没有完全发育好,他们理解事物、明白道理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不像心智成熟的大人,能马上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2、方法上的不妥:那位妈妈看似方法“科学”,及时止损,但其实也就是用了最粗暴的方法,强行给孩子灌输“金科律令”。
3、结果上的偏差:孩子严守“律令”,不是因为他明白了自己之前错哪了,而是因为他如果违反“律令”,就会受到妈妈的惩罚。
都说养育孩子,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散步。我们在处理孩子情绪、行为问题时,在头脑上要理性分析、思考对策,在行为和语言上却要像一个“孩子”,和他们“同频”,陪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把反省这件事留给孩子自己去完成,可能效果会来得慢,但一旦孩子完成反省的全过程,他的思想就进行了一次质的飞跃。
2、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犯错?
武志红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而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自恋”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就立刻跳出来去指正和纠错呢?
就是因为我们太“自恋”了。
和孩子相比,总觉得自己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
有了这个潜意识,我们对待孩子的语言就会“盛气凌人”,行为也极具控制性。
这就如同我们在职场上有一个自以为工作能力比你强的同事、和处处挑剔你的上级一样,你一有做得差强人意的地方,他们就会跳出来说道你,让你感觉自己总在出错、一无是处。
不但如此,还会激发你不理智的防御机制,比如和同事形成恶性竞争、互推责任;和上级赌气、僵持、拒绝沟通。
更糟糕的状况是,你的心理防线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击垮,最后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彻底躺平。
其实孩子在应对我们的严厉指责和粗暴教育的时候也会出现以上的情形。
那是不是说,孩子犯错我们就只能忍,不能管了呢?
当然不是不管,而是要看用什么态度和方式去管。
从思想上,我们得“破自恋”,把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放下,和孩子站在一起,了解他错误行为后的想法。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孩子的行为也许是错的,但引起行为的想法却往往是美好的、进取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强行打压、阻止孩子错误行为的时候,有可能将他美好、进取的动机给一同扼杀掉了。
这样也就生生地削弱了孩子“生”的力量。
3、我们为什么要接住孩子的“攻击”行为?
再来看看孩子对我们的“攻击行为”。
当孩子对我们不服而进行反抗、发起“攻击”时,我们往往会以同样的方式“以暴制暴”将其反弹回去——坚决地保护住自己的“自恋”。
而孩子终究是“打不过”大人的,于是与愤怒相关的不良情绪就会被压抑在他身体里,逐渐成为他思想、性格的一部分。
就像上面我朋友的孩子,之前调皮、活力的他,在父母的打压下,变得温顺和听话,但谁又能知道,隐忍而掘强的种子是不是从此也在他的内心生根发芽了呢?
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说,攻击性等同于活力和动力,在好的促进环境中,儿童的攻击性得以整合,而在坏的、剥夺性的环境中,攻击性就会变成破坏性,并以反社会的方式显示。
当孩子的攻击性没有被好的环境接住和整合,而外界的力量又如此强大时,他们只好转而去攻击自己:自责、自卑、自我压抑、自我厌弃、自我放弃……
武志红说,我们要做孩子的容器。
意思就是强调父母对孩子要有所包容,包容一切。
在孩子成功时,由衷地赞美、祝福他;在孩子犯错时,真诚地鼓励他、支持他;在孩子失意时,托住他、抱持他。
如果把孩子传递给我们的那些愤怒、恐惧等不良情绪称作“黑色能量”的话,作为孩子巨大容器的我们就应该把这些“黑色能量”照单全收,然后通过我们自身的胸怀和智慧将其转化为“白色能量”返回给孩子,将“死“的能量”转化为“生”的希望。
就像我孩子的爸爸那样,孩子把他的手臂抓伤,他本可以“以暴制暴”,“回击”孩子以责罚和怒斥,但他没有,他把孩子愤怒、害怕的情绪全部承接过来,通过“服软”、“迂回”的方式,消除了孩子的紧张,并给予他充分空间去整合和反思,获得心灵之成长。
这就成功地将“死”的、“黑色”的能量,转化为了“生”的、“白色”的能量,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去毒化”。
4、承接住孩子的“攻击性”,保护孩子“生”的力量。
攻击性是人的天然属性,是人类原动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护孩子的天性、灵性和活力就是在保护孩子自我觉察、自我反省的灵敏度。
所以承接住孩子的“攻击性”,并将它作“生”的转化,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时常练习将自己的不良情绪用语言表述出来;
或是培养某种运动,将“攻击性”用文明的方式释放掉。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些,便是最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