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赵老师,我们老板总是说干部经营意识不足,视野格局不够。可具体哪方面,又讲不太清楚。日常工作中,我确实也发现,领导要推的事情,管理层要么推不到位、要么背后有很多质疑。虽然大家工作也很努力,但公司业绩却不是很好。
领导认为是大家经营意识的问题,经营能力的赋能活动也搞了不少,可为什么老板总是觉得管理层的经营意识需要提升呢?
讲一个故事。
冯瑞是一家制造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研究生毕业就进入公司,从员工、主管成长到总监,成长速度远高于同时入职的伙伴。公司对他管理风格、处理问题能力很认可,这让他觉得有机会接替即将调职的领导,成为公司最年轻的VP。
即将迎来这一重大职业机会之际,公司所在市场却陷入低迷。产品竞争力下降,部门间矛盾不断,新业务模式不清晰,公司利润迅速下滑。
面对这一挑战,冯瑞觉得公司必须做出改变,他认为公司管理出了问题。战略不清晰、流程冗长、激励不到位、部门职责不清。现在公司最需要做的是,改变激励措施、优化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人效。
老板大会小会地强调公司面临的危机,大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改善当下的处境。大家尽可能跑得更快,拼命地降本,不断调整管理制度,增加激励措施,但效果却甚微。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放在怎样把事情做对,拼命地在熟悉的领域,提高工作效率。
让冯瑞苦恼的是,依靠管理就能摆脱当下的困境吗?他觉得,大家就好像处在一个循环里,努力地想走出去,却又难以跳出已有的惯性。
我想,冯瑞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个例。许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老板的期待
我印象中近两年几乎所有项目,都涉及到管理者经营意识的提升问题。即便是人才培养的项目,领导层也明确地提出,希望管理者能够站在CEO的角度,思考经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策略。
我理解,这说明了领导层的几个期待:
领导层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希望管理者能够从关注内部管理,转移到如何持续建立经营能力上,以便于推动战略更好地落地;
对管理人才的要求,从“会管理”向“懂经营、能管理”的转变;管理者不仅要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还要知道问题解决与经营效益提升的关系。
需要更多管理者主动承担经营责任,横向拉通公司资源,而不是以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作为工作驱动力。
经营与管理的理解差异
谈到经营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搞清楚“经营与管理”的差异,中层管理者往往具有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双重属性,即要推进经营成果,又要通过管理动作把经营目标予以实现。
经营和管理,就像硬币的两个面,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它们主要有三点不同:
第一,经营主外,强调环境、市场、定位、战略、模式等,关心如何与客户、产业链、供应商、社会建立何种关系,强调的是如何获取资源、建立盈利模式。管理主内,强调流程、制度、团队、节奏,强调的是风险可控、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匹配资源、达成目标。
第二,经营具有进攻属性,强调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强调对市场导向。管理具有防御性质,强调降低风险、成本可控、流程可控,用最小的代价换取高额回报。
第三,经营是追求资产效益的,强调服务客户( 用户 ),抓住市场机会,强调决策要快、胆子要大。对于企业来说,获取市场、客户的能力,就是获取资产收益的能力。管理则追求的是效率的提升,强调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通过流程优化、资源融合的策略,达成最终的目标。
养成经营者的思考习惯
由于长期以来的培养,管理者擅长的并不是经营,管理者学习的第一课,不是经营思维,而是如何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因此,帮助管理者建立经营意识,就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一件事。
建立盈利思维
让管理者理解生意的逻辑是赚钱并不难,难在于大家是否主动地用盈利的思路看问题。
一辆整车制造如何进行分工,工艺流程如何分解,质量体系如何建立,管理者们都很清楚。成本是多少钱,销售价格是多少,其中利润情况如何,有多少比例的零部件可以采用国产替代,哪些增值服务可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如何把产品的优势传递给客户,却没有太多人去做思考。
企业规模越大,管理者越看不清楚工作任务和赚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持续失焦的结果,就是“很努力地追求专业精进,模糊地认为这种努力对公司赚钱有帮助”,可又说不清楚这种努力与赚钱之间的量化关系。
久而久之,管理者的思考维度,不再从赚钱的角度出发,而是从高标准完成任务的角度出发。
传统大分工的模式,告诫管理者,大家各自管好自己的事,公司目标就达成了。互联网时代,如果还停留在以完成任务为导向,而不是以经营结果为导向的思考模式,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竞争。
2. 建立效益优先的思维
从经营的角度看,管理者要思考:“我正在做的事情,追求的是效率改善,还是效益提升?”效率改善是用既有资源把事情做到极致,效益提升则是考虑可能有哪些模式改变,如何带来质的飞跃。
比如,从管理角度谈创新,会更多地考虑创新的数量、规模、奖励机制。而从效益的角度来看,创新是商业领域的技术活动。面对市场上各类条件的约束,企业必须做能赚钱的创新,把创新与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创造了效益,创新才有意义。
从企业自身来说,创新的重点从来都不是数量的问题、也不是成立创新办公室、建立奖励机制的问题。而是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东西,都要和生产经营、市场变化密切结合,最后都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
那些盯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效益增长、赛道重建、国产替代、成本降低、工艺改善的实际问题,才是创新的立足点。
3. 建立产品思维能力
我曾经在一家整车制造企业,问过一些伙伴:“你们提供给客户的是什么?” 不同的伙伴给了以下不同的答案:
你觉得哪一个答案更具有产品思维?
管理者具有产品思维,不仅指能够了解产品与服务,而是要知道产品在“市场中的样子”是什么。
你提供了一台车给客户,就必须知道这台车的应用场景有些,这台车给客户(用户)带来的除了功能性之外,还有哪些?
如果你的产品是一种元器件,就要思考客户采购之后,会和哪些硬件、软件结合使用?形成什么样的产品?供给谁?优缺点如何?我们的产品做出怎样的优化,能够帮助客户取得更多成功?
产品思维会帮助管理者知道,自己正在努力做的,和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和客户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不会将思考局限在“我需要完成哪些既定任务,以体现专业价值”。
当然,作为经营者还要考虑市场竞争、财务管理等其它因素,但管理者要理解只有经营成果,才是唯一衡量组织发展状态的真实标准。
应该说,很多管理者因为长期只关注自己专业、部门的任务,而使自己对事业的思考变得狭窄了。他们太关注其它部门的逻辑、也不太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大多数人离客户、市场都很远,这让他们产生了一个错觉:
“保质保量完成KPI = 客户满意”
相比于经营成果,管理者更关注绩效指标的达成率;相比于客户体验,管理者更在意团队伙伴的感受;当市场发生变化时,管理者也更容易产生或焦虑、或自信的极端情绪。
所以......
管理者开始关注经营成果的时候,我们会观察到以下变化:
注意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机会,而不是谈论风险有多大;
关注资源如何进行更有效益的整合,而不是关注如何抢夺资源;
关注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而不是关注如何规避责任;
关注如何推动最终成果的达成,而不是陷入部门利益是否受损的纠葛中。
从管理到经营,从管理者到经营者,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哪些企业能够把经营意识,快速地落实到每个层级的管理者,才有可能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