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心理辅导,对于辅导者在辅导前的自我状态加入了非常必要的测试环节。
以下5问,是辅导者需要用感觉,而不是仅凭逻辑思考(应该怎样、这样做才对之类的“道理”)来回答的问题——
1. 我想为TA做这个辅导吗?
【水沐角度】敏感地察觉自己的内在感受,身体远比我们的头脑智慧的多,同时,潜意识也比我们知道的多的多。
潜意识显化的部分,有可能是口误笔误,或只是隐隐地觉得有不对的地方,辅导者要及时捕捉和觉察到这份提醒。除此之外,自己的意愿与动力状况。
2. 对方真的想我为TA做这次辅导吗?
【水沐角度】记得D3复盘中所提到的“职业病人”吗?那些显性或隐性地希望通过自身“症状获益”的来访者,“症状就是他们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将真正解除他们既有症状和痛苦的人,他们的内在反而是恐惧的。
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面对现状“平衡”一旦被打破的局面,因为一定会有不愿面对的继发问题或更深层的矛盾暴露出来需要解决。而这份直接面对的状态,对于来访者来说,他们不是“没有准备好”,而很可能是“不打算准备好”。
3. 两人之间有没有和谐气氛?
【水沐角度】人际的角度,常常说的一句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换言之,这就是从辅导者与来访者的“工作联盟”角度出发,咨访目标成功达成的必然基础和前提。设想,你会否将自己的最隐秘的内心随便坦露与人呢?如果连基本的信任都无?
从信任、被信任到和谐、融洽的状态,在意相中更像一个安全、温暖、有爱的子宫(容器),除了涵容你的一切,更有助于来访者心灵层面的一阶阶的蜕变,甚至重生。
4. 我知道TA需要的是什么,我有没有把握提供给TA?
【水沐角度】快速敏感地捕捉到他人的需求,既是一种能力,也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自我评估,我的这两把刷子,可否应对来访者的状态,协助TA来面对并解决问题。
5. 时间和环境适合吗?
【水沐角度】最好的时机(TIMING),虽不能时时遇见,但有经验的辅导者常常善于识势借机,或者“培势造机”,以期彼此成就,“物我两兴”,成功成仁。
用大白话讲,就是得等“瓜熟蒂落”的好时机,早一分,不熟,不懂,不得;晚一分,过熟,生腐,没戏。而这个时机,常常就是整件事的环境与节奏,最得宜的状态自是“天时地利人和”。
综上,辅导者做为引领者的角色,在自己天然的利他之心以外,尤其需要量己力而行,否则不但实现不了助人的初心,反而有可能对自己造成耗竭,甚至过早产生职业倦怠和阴影。
尼采讲: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为恶龙。
所以,常常有人说“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是世界上最安全、其实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太阳”与“人性”,世上最不可直视的两件事情之一,我们作为心理辅导者,就是需要与他人不可见的心灵空间与“人性”工作的专业人群。 最高境界,助人自助;最低标准,人我两安。
我是水沐,感谢亲爱的你与我在心理学的路上同行同进,希望我们一起助己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