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见
一一《社会认知》摘抄与感悟
哲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类的认知是完全理性的:所有人都试图尽其所能去做正确的事情,保持正确的信仰,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享受快乐。 我们也应该清楚,没有人能够拥有观察世界的“上帝之眼”一一可以全知而且无偏地进行观察,也就是说人具有认知的偏差与偏见。
在很多时候,我们采用理性、事实和批判性分析,不是为了形成我们的观点,而是为了确证我们已经看到 、感觉到或者相信的东西。小说家阿娜伊斯·宁说:“我们看到的并非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取决于我们的直觉、我们的个性、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一系列基础性的社会动机。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寻求保存认知能量并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处理的方法。我们会利用经验法则去走捷径。我们会忽略一些信息以减少认知负担;我们会过度利用一些信息以避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或者我们只是按照最初的直觉,接受一个不够完美的选择,因为它已经足够好了。认知吝啬者的策略可能是有效的,有时我们的直觉可以帮助我们做出较好的决策。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这些策略也会导致严重的偏误。
其中人的一种典型的偏见便是偏见盲点,即认为我们自己比大多数人更客观、更少偏差。我们偏见性地认为自己不存在偏见!这类盲点产生于如下事实,即我们的许多信仰都是内隐的,隐藏在能够意识到的意识之下。当我们面对自己的行为时,我们可以知道这样做的背景,并且可以为之找出理由;毕竟我们知道自己的感受。但是当我们看待别人的行为,我们会忽略到完整的背景。这就是为什么在别人身上很容易发现伪善,然而在我们自己身上却很难找到。
我们人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自我中心偏见,导致我们不加批判地接受错误和谎言。如一些青少年害怕上学,是因为一旦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有某种缺陷,他们会认定“每个人都会注意到”。
了解了人的这一认知偏见,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力求更客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老师往往把关注点更多地投放在中等生、优等生的身上,后进生会觉得他们被忽视了。所以,需要把更多的点指向他们后进生,才能消除固有的偏见。
老师更需要有一颗细腻的心,抛开固有的思维,深入探究事情的本源,揣摩孩子的心理,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满足孩子的需要,更好地与学生共成长。 暑假时我曾听过潍坊陈孝花老师的讲座“学生教我做老师”,其中陈老师所讲述的一个案例我至今记忆犹新。陈老师外出学习几天,回来之后发现班里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这样相似的话:“陈老师怎么还不回来?我特别想念陈老师。”一般人固有的思维是:看到这话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孩子肯定很喜欢陈老师,借作文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而已,没什么特别的。而陈老师看到后做了深入地分析,揣摩了孩子的心理。陈老师认为她当时刚接这个班不久,特别是与这个学生应该还没有很深的感情,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地说特别想念陈老师。于是陈老师一方面深入地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另一方面与这个学生深入交流。原来孩子的妈妈出国留学离开他已经好几年,孩子特别想他的妈妈,或者说特别想获得母爱,他想从陈老师的身上寻得像妈妈一般的爱。陈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给予了这个学生特别的关爱。陈老师的这个做法,正是打破表面现象和一般人的固有偏见思维,因学生的行为来揣摩学生的心理,从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进行了很好地引导与关爱,助力了学生很好地成长。
作为家长或老师,要尽量避开认知偏见,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对孩子进行更好地引导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