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2日大年初二的早上,端端的小脑袋在综合了各种利弊之后,决定住在了姥姥家(同伴陪伴玩耍的力量大过了对妈妈的依恋)。
今天是大年初三,这几天可以换种生活模式。现在的我,此时此刻,没有了那些必须和应该做的事,拥有了几天似乎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选择,觉得做什么事都是可以的,都有可能性的时候,反而心里有了些许慌乱,有点迷茫、不知所措。
这种感觉也许就是被控制被束缚长大的人,忽然给他自由,让他自己选择,反而会不知所措,会有恐惧和担心。如果被控制太久成为生活的习惯的话,甚至会无法生存下去。面对从未经历过的事,面对的都是未知,而人类往往对事情的不确定性有天然的恐惧。
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个布鲁克斯在肖申克监狱呆了50年,终于获得假释,而在获得自由后不久,他就自杀了。肖申克监狱里的狱友们对此都不理解,自由不好吗,为什么布鲁克斯要自杀呢?他被体制化了,体制化,是日复一日的习惯化。当他习惯了体制内的一切,他就离不开肖申克监狱了。以在监狱里生活了40年的瑞德为例,他在假释之后,依旧保留着每次上厕所前都要报告的习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一滴都尿不出来”。
还有《海上钢琴师》里面的那个被命名为1900的孩子,在船上出生并被遗弃在船上,一生从未上岸。当偶遇一个女孩,情愫暗涌,终于有勇气踏上通往陆地的阶梯时,面对眼前的一切,他镇住了,眼前高楼林立,道路交错盘桓,望不到尽头。这一切都是陌生的,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恐慌。于是又返回来那个熟悉的环境。最终和船一同沉没于大海。
1900的内心独白:“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旅程,是瓶太浓郁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只有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因为我过惯那样的日子。上了岸,何去何从?我如何选择?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让我我无所适从。整个世界的重量压在你身上,而你根本不知道尽头在哪里?想到这儿,你不害怕会崩溃吗?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
都有过家里停水的经历吧。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头脑知道停水了,无法洗菜刷锅做饭了。可是当你拿起菜,还是第一时间去拧水龙头;吃饭前想洗手,还是第一反应是去拧水龙头;饭后还是要去拧水龙头想刷碗。这一再提醒,停水了,才会黯然一笑,习惯的力量太大了。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心理学中认为,习惯化是指连续或多次重复出现的同一刺激,会使生物对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发生衰减,大多数细胞有机体都会表现出的普遍现象,是我们适应环境的生理机制。
习惯化让人成为了一个“逆来顺受”的适应者。适应,可能没什么不好的,适应让人生存,让人获得安全感,甚至让人能够在这个环境内“飞黄腾达”,但它会让人失去离开的能力。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再面临陌生的环境、未接触过的领域,从未处理过的事情,没有走过的路时,便会从容淡定很多。虽然也有焦虑、恐惧和担心。但是能觉察到 ,之所以有恐惧和担心,也是正常的,只是我没有做过而已,只是我没有经验而已,只是我已经习惯了那种方式而已。但是我担心和恐惧的事,没有那么可怕,也未必是真相,未必是事实。
意识到,觉察到习惯对我们无时无刻的影响,便是清醒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