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之后,面对成绩大家都有压力。我的压力更大。一方面担心两个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担心补习班孩子们的成绩尤其是涂家祺。
上次月考没考好,最近一段时间儿子在英语上的确是多花了一些时间,我对他的期望值也挺高的。前天晚上他估分130.5,我就觉得很受打击。昨天一大早数学老师发来微信,说宝儿能考141,他也的确估分141,结果才考133(实际上考了134),我看了信息之后,非常受打击,都没有力气起床送他们上学了。
勉强送完他们上学,我觉得全身无力,头疼,在家里躺了一天。虽然隐约知道自己可能是颈椎的问题导致的头疼,可是就是无法控制的想看手机。不想跟自己相处。想想儿子平时考140多的优势科目才考了134,英语又只考130,还有啥竞争力呢?
晚上秀琪发来微信,说她儿子数学估120才考了113。她非常的着急,对孩子的成绩,对他的估分能力的怀疑,以及对未来报考的担心,都把她给急死了。
经过一天的消化和秀琪的着急,我反而冷静了一点。秀琪担心以后估分报考的事,我觉得她是在提前焦虑。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家祺成绩的担心,是不是提前焦虑了?而且也正如秀琪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这个担心是不是也没有必要呢?
现在静下心好好分析自己的担心和焦虑。两个方面,一是对儿子,另一个是对补习的学生。儿子的成绩算差吗?绝对不算差,那为什么我如此的沮丧和失望呢?那是因为我对他设立了期望,所以一旦他满足不了我的期望,我就非常的失望。他的确是没考到140多,但是他的成绩也比很多孩子好了很多呢。他难道考不上高中吗?他能考上高中,还有可能考上老八所。我不要对他有“应该”的想法,觉得他应该要考到多少分,他要通过一次次的考试,去学习去总结,去调整,这个比单纯的分数还要重要。我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另一个是对补习的学生,我在担心孩子成绩不好,但我担心更多的是家长们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不行呀,这个担心如一把剑悬在我的头上。其实说到底,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且太有责任心了,背负了自己不该背负的重担(我老是做这种事情)。
第一:对于家祺,我要跟他妈妈聊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建议他换一个老师,不想给我自己太多压力。第二个,正如徐老师之前所说的学生有学生自己的命运,老师不能去承担太多的责任。第三,我难道很差吗?其实学校老师补习也是这个样子的,也是时文在做,在讲练习。难道学校的老师补习的学生百分百每一个人成绩都是好的吗?第四,始终记得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很多东西要控制能控制的,对于一些不能控制的,我要学会放手。 第五,相对来说,我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算是不错的了。我要对自己有信心。第六,即使家祺或者晨熠走了,我也是要把我家两个孩子和剩下的两个带好。
所以要放下预设,期望,不断总结调整自己的方法,轻松的不带负担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