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高一年级参加了两次考试,一次是跟本部联合的期中考试,另外一个是整个赣州市学校的期中联考。虽然说已经考完了试卷也讲完了,但还是很有必要去总结分析一下。
历史考试总体上成绩都还比较好,正常发挥状态。一次平均分71分,一次是79分。让人意外的反而是竞赛班19班,在这两次考试中竟然都超过了一个文化班的成绩,而且有历史尖优生。这也给我了我很大的思考启示,暂且不讲。
一、目前现状
先说外在客观的:
1.因为江西去年开始是新高考改革,实行3+1+2的高考方案,在物理和历史当中要二选一。很多同学都比较有主观见解,已经有所选择了,基本上都会选择物理,所以对待历史就不怎么重视。表现在上课前拿出书本缓慢,读书拖拖拉拉,甚至出现上课做数学作业,课后不交练习等现象。而我们又不好说太多,说多了他直接怼你一句“我又不学历史的”,尴尬的还是自己。
2.历史课时较少,而高一活动又比较多,教学任务完成压力较大,一直处于赶进度的状态。学生也深有体会,再加上各学科内卷的严重,所以历史就更有边缘化的趋势。
再说下主观上的:
1.因为赶教学进度,现在讲的《 纲要上》知识点多内容且丰富,而课时又紧,所以基本上都在赶进度,以前是两个课时讲一课的,现在是一课时讲一课,练习基本上没有时间来处理,完全靠学生的自觉。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理论跟实践没有结合在一起,没有做到温故而知新和知行合一,在练习布置作业检测的少,教学评价反馈的也少。可以说教学考评这个衔接没做到位,单凭考试来检测效果,肯定还远远不够。历史学习,除了课堂,更在平时的练习积累,如此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因为怕讲不完,担心学生过多课堂活动会耽误教学时间,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自己讲的居多,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积极性调动的较少。虽说讲授法自有其好处,但是也要多让学生参与进来,毕竟自己亲自参与和验证得到的答案才最有印象。
3.由于练得少,作业讲解得少,所以在做题方法技巧方面也专门讲解的少,部分学生做题解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4.成绩不够稳定,两次考试下来没有绝对的一个优势,波动大的甚至达到20分,虽原因多方面,但更反映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理解上还要进一步的巩固扎实。
5.在对待尖子生跟贫困生培优治拐方面还缺乏更加合理完善的措施,跟本部的对接交流有待于更加深入。
二、对策措施
那么,针对这些现状问题,个人拙见可在这些方面加强改善。
1.发现一些有学历史倾向的学生苗子,引导他们去学习历史,对这部分学生要加以重视并且培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结合竞赛班的教学做法,可适当压缩课堂,尝试15分钟老师讲,10分钟学生讲,15分钟练习的模式。这要求精心备课,师生配合,先看看效果如何。
3.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与渔,注意做题方法解题技巧方面的讲解,学会在最短时间内做对题。同时给他们练习要挑好题,挑有训练价值的题。
4.加大培优治拐力度,加大对学生的关心呵护,补齐他们的短板,进一步发挥他们的长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挖掘他们内驱力。
5.加大和本部的联系,向本部和兄弟学校取经,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和措施,走出去引进来为我所用。
6.最后就是要有信心,相信我们师生在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定能创造辉煌。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