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着做了一点:
1. 尊重来访者,聊他愿意聊的话题。 上周还真遇到这样的案例。厌学孩子被家长带来学校,刚开始聊的时候,孩子表情漠然,后来就从我家孩子玩游戏开始聊起,请教他给我下载王者荣耀,让他教我玩。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说,我不会玩,有点担心输,问他我该怎么办?孩子笑了,一直鼓励我,谈到了他刚开始是怎么从不会到会玩再到玩的熟练。聊着聊着,聊到了之前上学的事,聊的过程中,肯定了孩子的细心体贴爱心,后来聊到了将来的打算,孩子竟表示愿意继续读书了。今天早早的看到孩子坐在教室里,状态也不错。
2.会谈中不断赋能,增加当事人的力量感。
今天,一位同事找我聊。聊的过程中得知到ta的焦虑情绪来自家庭和工作压力,尤其是管理班级时感到无力,觉得孩子们几乎没啥改变。作为这班的代课老师,我还是看到了孩子们的一点变化的,就从卫生得红旗,早上迟到人数减少聊起,很好奇地问:“在差生那么多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你都做了什么,让班级卫生和纪律有了好转?”让ta注意到自己的优势与成功经验。渐渐地,ta的情绪平复,觉得有了力量。
来访者感到没有力量时,及时发现正向并给予理解和肯定会让情绪很快得到缓解。
想起自己又一次因为孩子的事产生情绪,王爱丽老师用了“一般化”——“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不会没有情绪。”用了关注负向中的正向——“如果不是学过焦点,反应会更强烈。”
这两句话,让我的负性情绪瞬间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