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了教研课,经历了几次磨课和一次正式上课,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压缩空气这个概念我在上第一节课《感受空气》传递空气袋子的时候,学生有的就已经能说出来,他们也见过鼓得胀胀的薯片袋子,所以理解这个知识点并不难,我个人觉得难在实验操作部分,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想当然的觉得这个操作并不难,学生都能轻易地实验出来,结果出来的时候参差不齐,于是第二次我就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的梳理过程,然后重复注意事项,学生这一次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论,但是数据就不是很统一,比较起来就困难重重,最后听取了杨老师的建议,在介绍实验的时候统一规定了抽取的刻度,最后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得到结论,也做到了科学课堂的数据分析及逻辑连贯性,在空气微粒的地方,学生对于什么是微粒理解较为困难,于是经过同组的科学老师及杨老师的指导后,修改成了空气宝宝,并以做游戏的类比手段进行讲解,达到了难点的突破。
《压缩空气》教学反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一课主要利用三个实验将空气能够占据空间这个概念体现出来。在课堂开始我向学生提问回顾空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