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中庸》所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乃中山大学的十字校训,从末变更。当年,孙中山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意在勉励学子博览群书,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除了中山大学,我国一些著名的学校也以“慎思明辨”为校训。可见,“慎思明辨”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
不仅如此,慎思明辨的思想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审辩思维与怀疑精神。这无疑是对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怀疑精神这样片面化的观点的否定。
早在《中庸》提出“慎思明辨”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便是中华民族善于慎思明辨的例证。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孟、诸子百家中提出“白马非马”公孙龙、墓前痛惜辩论对手惠施的庄子…无不体现古代文人、先贤们的审辩精神。
古有执经问难的优良传统,开创了不同学派同聚一堂,各抒己见,切磋学问的学习方式。执经问难所体现出的思辨精神,不仅先贤在那里是如此,后来的学者、文人也继承了这一思想。如写出了充满“慎思明辨”精神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又如写出中国药学名著《本草纲目》的作者兼明代杰出药学家的李时珍。
正是慎思明辨思想所体现出的审辨与怀疑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富有多元创造性,使其得以绵延千年而不绝。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继承慎思明辨思想,博览群书,谨慎思考,明辨是非,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为祖国的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