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着卓老师学习了小说的元素,老师以《露天电影》为例,给我们分析了小说的标题和开头,这次的作业是分析《如果大雪封门》的标题和开头。
一、标题
首先说标题,卓老师前几天讲了小说的标题要有意蕴在里面,我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如果大雪封门》,首先从文章的标题来看,“如果…”这是一个假设,假设不一定成立,在“大雪封门”这四个字就有了画面感,身为北方人,我们老家每年都会下雪,这么多年我也没见过大雪封门是什么样子,可以想象那将会是一场灾难,所有人在冬天被一场大雪堵在屋子里出不来,房子有可能会被重重的大雪压塌,绝不是什么好事情。而林慧聪盼望的大雪既是出路,也是死路。他是为看雪而来北京,那么愿望实现后他会怎么做?文章后来交代他回了老家,因为北京讲的是适者生存,显然林慧聪不适应北漂生活,他只能被打回老家,跟宝来一样的命运,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
在我看来留在北京虽然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煮白菜,拼搏一下还是有希望成功的,回家就再没有希望了。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在绝望时给你希望,再希望来临时又给你当头一棒。一切都是相对的,好与坏也是相对而言,祸福也是相倚。
作者为什么要选这样的标题呢,看了全文,你就知道了,南方人林慧聪在参加高考时,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当年的作文是材料加半命题,材料是,一人一年载三棵树,一座山需要十万棵树,一个春天至少需要十三亿棵树,题目是《如果……》。他写了《如果大雪封门》,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阅卷老师判走题了。高考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时刻,那时考上了大学,工作是分配的,他的命运将会被改写,可他落榜了,落榜只有两条路,一是外出打工,二是留在家乡,当父亲问他,他说想去北京,他去北京不是为打工,而是想看看大雪是什么样子。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在这里雪是有象征意义的,它代表的是纯洁,雪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大雪封门时整个大地将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世界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没有贫富差距,人们友好相处。
二、开头
小说开头节奏要快,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写“宝来被打成傻子回了花街,北京的冬天就来了。”冬天来了,大雪将至,标题与开头紧密相连。开头就抓住人,让人想继续看下去,宝来是谁?他为什么被打?花街是什么地方?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读全文,原来宝来和我,米罗,行健都是北漂一族,因为没有学历,靠晚上贴广告给人办假证赚钱养活自己,他是因为一个女人被打成了傻子。花街是他的家乡,他从哪里来回到了哪里去。
作者接着写道:“冷风扒住门框往屋里吹,门后挡风的塑料布裂开细长的口子,像只冻僵的口哨,屁大的风都能把它吹响。行健缩在被窝里说,让它响,我就不信北京的冬天能冻死人。”冬天那么冷,他们的屋里四面透风,白天只能缩在被窝里。这个缩字用的特别好,让我想到了小乌龟,你一碰它,它就把四肢缩回龟壳里,相当滑稽,而行健缩在被窝里也比较狼狈。“门后的挡风塑料布破了,风一吹就响。”这一句描写说明他们居住的环境很恶劣,三个人合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说明生活相当窘迫。
“我就把图钉和马甲袋放下,爬上床。风进屋里吹小口哨,风在屋外吹大口哨,我在被窝里闭上眼,看见黑色的西北风如同洪水卷过屋顶。”这一句还是环境描写,我停止了干活,因为干了也是白干,风还是会吹进屋里来,放下手中活我也爬上床。难怪我神经衰弱,他们是一群昼伏夜出的人,白天本来就休息不好,屋里还在刮风,能睡着吗?
记得我们家刚开始搬到新家,因为那里以前是田地,住的人不多,只要刮风,我能听见屋外风吹口哨的声音,一个人住特别害怕,后来住的人多了才好了。
“宝来的小木凳被风拉倒,从屋顶的这头拖到那头。就算在大风里,我也能听见木凳托底的声音,像一个胖子穿着41码的硬跟皮鞋从屋顶上走过。”宝来回家了,他的小凳子还在房顶放着没有拿回去,这是他在这个城市留下的印迹,证明他曾经来过北京。
“宝来被送回花街那天,我把那双万里牌皮鞋递给他爸,他爸拎着鞋对着行李袋比划一下,准确地扔进门旁的垃圾桶里,都破成了这样。那只小木凳也是宝来的,他走后就一直留在屋顶上,被风从那头刮到这头,再刮回去。”宝来回家了,他还留下了皮鞋,皮鞋代表的是金钱,虽然破了,这也是他对城市的贡献。北漂一族在北京租房,吃住在北京,一年到头攒几个小钱,其余都在城市消费掉了,我们小时候穿的是妈妈做的布鞋,宝来的皮鞋也是身份的象征,有钱人才穿皮鞋。
我也发现解读文章挺有意思,刚开始只写了五百字,写着写着快两千字了。本来还要联系实际再写一下,算了,不写了,怕写了被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