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小说的元素之标题和开头
1. 小说的标题
①具有一定的意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②含有象征色彩;
③要高度概括故事核。
2. 小说的开头
①抓人
要能够吸人眼球,让人想去看。
②行文的基调
寻找属于自己的开头的句子(陈忠实)。
开头的两种方式,一是介绍式的,另一种是交谈式的。
一个好的开头,应该是一个提速的过程。快速抵达目的,不能按照缓慢的基调去描写细节。叙事不能按照一二三的顺序来,可以先叙述五六,穿插七八九。
《露天电影》的开头:短、三个动作多折的连续,这就是一种开头的提速。
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很短的句子中用多个动词快速地转折(突转)迅速进入情节,垫定文章的基调。这种转折也是人物命运的转折。
对《如果大雪封门》标题与开头的分析
看到《如果大雪封门》这个标题,我在想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取这个名字?它代表着什么东西在里面?它有什么特殊的蕴含?为什么选用它作为整本书的标题?为什么要加个“如果”?
读完文章了解到,《如果大雪封门》这个标题首先是林慧聪的高考作文题目。一个没见过雪的南方人,他向往雪,来到北京,想看大雪封门的情景。
再一次出现“大雪封门”是在慧聪搬来和“我”、行健、米箩一起住。“我”和慧聪坐在房聊天,慧聪说想看大雪覆盖北京城的壮观景象。
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让我动用一下想象力,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高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而已——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一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走出来的人都是对方的亲戚。
这段是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城的样子,是想象的,也回应了标题。这也许也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渴望平等、纯洁的世界。雪是纯洁无暇的,在文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卓老师讲好的标题还是要有意蕴、有象征的,要高度概括故事核。那么《如果大雪封门》这个标题的意蕴、象征是什么?有没有概括故事核?很想听卓老师来讲。
醒来已经上午十点,什么东西抓门的声音把我们惊醒。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我对他们三个喊:
“快,快,大雪封门!”
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
这次是真正的大雪封门。没见过雪的慧聪愿望实现了,遇到的还是北京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他很惊喜,踏入积雪,嗷嗷乱叫。但这雪和想象中的还是不一样的:“大雪之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高楼上的玻璃依然闪着含混的光。”积雪很厚,但无法掩盖一切,人人不可能平等,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但互助互爱,就很温暖:“我们俩在屋顶上走来走去,脚下的新雪蓬松温暖。”
雪是纯洁的,同时又是冰冷的。慧聪看到了雪,愿望实现了,但极寒的天气,他的鸽子又在不断减少,他的命运最终是什么?继续做北漂?还是像宝来一样回老家?
大雪封门,封住的是门,挡住的路,路是脚下的路,也是北漂一族的未来路。如果大雪封门,如果梦想的大都市,前路断了,梦想破灭了,该何去何从?
文章的开头:
宝来被打成傻子回了花街,北京的冬天就来了。
“打、回、来”又是三个动词连用,快速代入,有吸引力。和《露天电影》的开头一样,属于徐则臣式开篇。以“宝来被打成傻子回了花街”开篇,成功抓取了读者的眼球,激发了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兴趣。读到第一句,我在想,宝来是谁?是主人公吗?为什么被打?花街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他回了花街,冬天就来了?
开篇第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宝来也算人物,但不是主要人物,他在文中描写的笔墨不是很多,应该算是工具人吧。直到慧聪出现,作者才交代了宝来被打的原因,这就是卓老师所说的叙述方式,不能按时间事件顺序来写,要穿着来,逐步推动情节发展。
冷风扒住门框往屋里吹,门后挡风的塑料布裂开细长的口子,像只冻僵的口哨,屁大的风都能把它吹响。风进屋里吹小口哨,风在屋外吹大口哨。
这部分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北京冬天的冷。“冷风扒住门框往屋里吹”,一个“扒”字,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之强劲,烘托了天气的极寒,暗示了慧聪他们为代表的底层北漂一族的生活之艰辛。
“门后挡风的塑料布裂开细长的口子,像只冻僵的口哨……”风呼呼地刮着,像只哨子,比喻很恰当,说明风声很大。“ 风进屋里吹小口哨,风在屋外吹大口哨 ”,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恶劣。
尽管是极寒的冬,尽管居住条件很差,有的人选择摆烂,有的坚守梦想,没有放弃,还在努力拼搏着,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我在被窝里闭上眼,看见黑色的西北风如同洪水卷过屋顶,宝来的小木凳被风拉倒,从屋顶的这头拖到那头,就算在大风里,我也能听见木凳拖地的声音,像一个胖子穿着四十一码的硬跟皮鞋从屋顶上走过。
“在被窝里闭上眼,看见黑色的西北风如同洪水卷过屋顶……”闭上眼看见,这里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比较新奇。
宝来被送回花街那天,我把那双万里牌皮鞋递给他爸,他爸拎着鞋对着行李袋比划一下,准确地扔进门旁的垃圾桶里:都破成了这样。
一双不知穿了多久的皮鞋,可以看出宝来在京生活的不易,虽是底层,一双皮鞋,即使再旧,也是一种体面。破鞋,或许不只是说鞋破了,他的梦也碎了。读过后文可以看出宝来是个富有正义感之人,见义勇为,但无奈被打成了傻子,只好回了老家。
那只小木凳也是宝来的,他走后就一直留在屋顶上,被风从那头刮到这头,再刮回去。
说明了风之大,看到这里,不由地想,为什么要写个板凳呢?看了后文,原来他们经常坐在房顶打牌。凳子被刮来刮去,也暗示了人物的命运被肆意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