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组织的惯性思维
OKR工作法是当前的商业环境和劳动力环境最佳诠释,它体现出了目标管理和个体自我管理的完美融合,可以理解为OKR是一套思维模型。然而,在日常管理中变革的天敌就是惯性思维。传统组织的规模效应,周期效应,可以有效形成壁垒和行业护城河,使得竞争优势和行业趋势可预测,获得相对稳定和确定性。然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模式,将那些已经验证过的最佳实践,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快速精准的复制。传统组织的优势不仅荡然无存,甚至成为负担。
2,为什么要用OKR
我经常会问客户这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OKR?很多组织选择OKR的动机是一致的,典型被动式选择,无非是:传统绩效管理集体失灵了,组织很难再把握住机会,员工精神涣散,离职率升高,出现优秀人才大量外流,组织效能锐减。经过我们反复评估,发现传统的组织组织文化或者说僵化的企业文化,正在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组织和个体保持一致的行动语言,当下组织内部的一致性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共识大于完美,组织当下的文化,源于过往的成功经验和曾经的最佳实践,然后今天这些所谓的金科玉律,很多需要更新了,文化又是组织的长期的行为习惯,是一种长期积累并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行为集合,我们建议转换思维,探寻新环境新常态下的最佳实践,在变革中更新方法论,在实践中积累路径选择,要把OKR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管理中,通过OKR应用,组织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从而诞生新的亚文化,更新旧的组织文化。
3,先变行为再变思维
在OKR日常管理中,提升我们的认知力,我们组织为什么要使用OKR?OKR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价值?组织使用OKR之后,我们的绩效评估怎么做,OKR与激励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在实施前的创建环节,要高度关注员工和管理者的状态,在目标聚焦,目标和关键结果创建环节尤为重要,表现出的参与度直接导致目标的达成度,协同与连接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出统筹能力和资源的整合力度,对员工和管理者都是一次考验。
当进入实施阶段,首先就要明确OKR的评估周期,本人建议以周为颗粒度,定期的跟进实施效果追踪评估反馈。OKR在日常管理中,核心的核心就是;定期追踪评估,反馈,校正,资源调配,目标达成,路径放大,形成一套操作闭环。
4,变革是一种痛苦的旅程
在OKR应用中,伴随着熟练度和效果的显现,我们的组织会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并慢慢的渗入团队中,在个体之间蔓延开来,这个时候,就是OKR带来的价值主张开始融入到组织的文化当中了。国内很多企业对组织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很重视,初期的文化多数来源于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老板文化,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会设计出很多高大上的企业文化,放到公司网站首页,或者是悬挂在公司内部,却与员工的行为意识毫无关联。那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缔造企业文化?或者说如何让文化落地生根。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所有个体在组织活动中,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成员自愿接受其约束,并自愿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OKR推崇的是责任感,体现出社会契约和自律。OKR运行过程就是一次次组织文化的缔造过程。
5,写在最后的话
OKR带来的文化变革,就是让个体与组织保持一致,高度协同,为企业决策搭建起一个共同的框架,OKR驱动的文化,就是强调个体价值贡献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