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子女的关系,根植在爱中,也同样根植在恐惧里,马上期中考试了,四年级的女儿学校周末居然发了13张试卷,一年级的儿子也发了8张试卷,本来很愉快的周末被学校的这种焦虑影响到了,我是不喜欢老师布置太多作业的,只是期中考试而已,老师们发这么多试卷,对孩子们来说是灾难,学习效率一定会很低,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热情,而这背后源于老师们的恐惧,害怕班级成绩落后于别人,害怕孩子们考的不好,我们做家长是一样的,最近班里除了正常作业,家长们都会积极把孩子做的家庭试卷打卡到群里,老师就忙着点赞,如果家长无法与自己真实的一面保持一致,而是被社会的不觉醒意识所塑造,他们就会把这些信仰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无法看到真相和将来,人云亦云的按照别人的教条去反应,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做控制孩子的事情。孩子们就在老师和家长的恐惧里慢慢失去了自我的感觉,直到青春期到来,部分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在屏蔽压抑和烦躁的同时,把自己的快乐和开心也屏蔽掉了,孩子发现自己没有感觉了,体会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会导致抑郁甚至通过自残来找存在感,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每天陪在孩子身边,即使一言不发,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
父母要意识到我们过多的执着于孩子的成绩,其实更多的反映出自己的不自在,反映出内心的匮乏,这种匮乏感来自于被看见、被肯定和被了解的需求,我们要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空虚,真诚的面对我们内在的恐惧,勇敢的承认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恐惧没有任何关系,勇敢的碰触我们内在的伤痕和疮疤,否则世上所有的珠宝、皇冠和盛宴也永远填补不了心中的恐惧。
当家长感到无助或者焦虑时,都倾向于将这些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这时孩子就成了替罪羊,用心理学来说,家长把这种行为称为把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好让他人看起来孩子是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觉醒的家长会从镜子里发现我们很多行为仍然表现得像孩子一样,而不是将过错推给孩子。家是觉醒最好的地方,因为家是学习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的地方,学习如何解决争执、如何关心他人的地方,家是未来一切的播种地。我们必须大胆改变过往的育儿方法,从家长集体心理催眠中觉醒过来,看清社会育儿迷思,我们就打开了看到孩子本来面目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