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说:“我希望在学校里不应也不必要去追求分数,搞所谓的‘分数挂帅’。每个学生一个学季应当记几个分,这是教师的事。”(《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第413页)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学校家是否应该一味追求分数时,他提到了一个“希望”“不应”“不必要”“应当”。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先生对于学生培养效果以“分数挂帅”作为评价标准的观点与态度,也许对于我们当下的“焦虑式”“内卷式”教育有些许启发吧!
一是“希望”,他希望“在学校里不应也不必要去追求分数,搞所谓的‘分数挂帅’。”这说明在先生的那个教育时代也存在“唯分数”者,所以他才呼吁不要“分数挂帅”,这样会影响孩子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我们今天教育对分数的追求相较于先生的时代有过之无不及啊!可是我们基层区域教育者又能如何?还是不断重复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教育评价模式。
二是“不应”,旗帜鲜明,立场明确。先生认为,只以分数来评价学生是不应该发生在育人的第一现场,如此评价有违教育规律。
三是“不必要”,先生说,对于一个个“不同的小宇宙”般的鲜活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素质,只凭借“僵硬”的分数来“量化”是不科学的。
以上三点是先生对“唯分数论”的否定与批判。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如果在某些教育场景与学习阶段非得用分数来评价的话,那这个权力归谁合适?怎么评价合适?
这个“应当”这就是先生的回答。他说:“每个学生一个学季应当记几个分,这是教师的事。”即是说,对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的程度,只有天天陪伴他们的老师(班主任)最清楚,所以评价权应归育人第一线的“园丁”,评价的标准也不应当是统一的“一刀切”,而是由“园丁”来“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地较为准确的积极评价与适时激励他们,这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有点像我国谚语中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国医中对待患者“辩证施治”的哲学思想疏途同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