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投射和自我觉察、自我疗愈

    两周前女儿和老公因为对某部电影的理解不同交流嘎然而止、不欢而散之后,我的童年创伤复发,我自我觉察、认知重建、自我安抚、焦虑逐渐减缓。但焦虑及焦虑对身体的伤害还是余音袅袅。毕竟这两周女儿用几乎杳无音信代替了以前的几乎天天视频。

    昨天上午,我主动和女儿视频,说了几句女儿又想挂断视频,我恳求她,“再玩会儿嘛,多日不见我想你。”接着我们又聊,聊到了她小时候关于“为什么要杀死小羊的事情”,聊到了人类“爱”的局限性,聊到了女儿小时侯被很多人爱的原因,聊到了女儿乖的背后可能有自我压抑。(我猜想女儿两周前在他的爸爸哪里受了压抑,想共情一下她,希望她看到自己)这时,女儿打断了我:“每个人都会有些负面情绪,不能说自己受委屈那事不重要,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那算什么呀?最近看了高山下的花环。那些年轻的战士可能还没读过大学,没尝过爱情,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就牺牲了。为什么?就是为了你的今天,想想你是多么幸运。你不要总想小时候,要多享受当下的生活。”我说:“你的视角让我豁然开朗了。和你交流挺好的,不要不理我,我们是好朋友。”女儿露出了笑容。我整个人的状态立刻好起来了。更令我欣喜的是女儿昨晚还我们三人群里发了一组周末快乐出游的照片。    本次父女冲突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自我反思:我看到了,女儿不是我想象的那般脆弱。我焦虑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我童年的创伤让我形成灾难化思维。自己的灾难化思维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值得庆幸的是我有自我觉察,没有把我的投射向女儿表达,没有干扰到女儿。(我老公还是受点影响,被埋怨)但这种灾难化思维一次次地伤害着我,让我一次次陷入焦虑,一次次因焦虑让身体气虚。好在我保持自我觉察,焦虑的面纱正一点点揭开,我焦虑的根源并非老公对女儿不够温柔(至少比我爸爸对我温柔),并非女儿对她爸爸得粗糙态度一直耿耿于怀,焦虑抑郁(我想象中是,你是我内心对自己爸爸感受的投射),我焦虑的根源是我对父女冲突的条件反射般习惯性思维(童年经历让我的思维已经固化),女儿不是我,老公也不是我父亲。他们之间的模式和我和自己爸爸模式不一样。我看到了自己内在小孩的恐惧,我把内在小孩紧紧抱在怀里,安抚她:亲爱的宝贝儿,我看到了你的恐惧,恐惧焦虑的外衣曾保护过你,现在,恐惧焦虑的外衣是时候脱下来放到柜子里了,因为,人生的季节已经变化。我的小家庭里再也不会出现不知啥时候会开始的挑剔暴躁的父亲。偶尔️有那么一点点不会对女儿造成我投射的那般伤害。我是安全的,女儿也是安全的。生活中偶尔的反对意见,对我对女儿都不构成伤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