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
(一)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腰围”?
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身体也可以用作测量工具。
(二)明确“拃”的概念,让学生亮出一拃,同桌相互检查纠正姿势。
(三)用“拃”测量科学书长度。老师演示几种做法:①不首尾相连 ②不从起点开始 ③每拃不一样大。让学生说说老师做得对吗?所以我们测量时该注意些什么?明确了这些学生开始测量科学书长度。
(四)预测:桌子的高度有几拃?并告诉学生,不是没根据地瞎猜,要结合刚刚的测量经验。
(五)实测:桌子的高度。测之前先明确桌子的高度是“竖直高度”。1.先不发给学生纸带,学生测量一两分钟叫停,问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没有?学生发现桌面是凸出去的,导致他们这一段是弯着/斜着测的。2.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用一个东西来代替桌子的高度。学生想到用纸带,这时再拿出纸带播放微课视频开始测量。
(六)分析结果:你和同桌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学生能说出是因为每个人的手不一样大。再引导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二、教学反思
1.在学习了前两课后,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了许多,做活动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因此这节课我增加了一些环节,绝大多数班能完成。但个别班因为纪律和合作问题,没有完成最后的结果分析。这提醒我以后备课除了考虑整体情况,对于进步较慢的班,可以在内容设置上做适当调整。
2.这节课的材料准备是比较耗时的,出于节约省力和此课的活动记录不要求保留纸带,我没有像上节课一样每人一条纸带。而是同桌共用一条纸带,一人用一面。但这样的做法不方便同桌间来进行比较,下次可以把一条纸带中间折一个褶,一人用一边,这样很直观就能看出两人拃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