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来测量》教学反思

        上完《用手来测量》这一课后,我发现这节课的重点是操作说明环节。老师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用纸带量高度的过程。本节课学生需要操作的地方有很多,我在第一个班采用的是教师示范、学生演示的方式讲解,然而,由于演示场地和学生视角受限,有部分学生仍然不是很清楚操作过程。课后,我想到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讲解测量过程,这样就方便学生观看和理解。

        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性格活泼好动,活动前虽然我示范了“一拃”的规范动作,然而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做到规范。我在巡视过程中,又再次进行了指导。课后,我反思这个活动,我认为 “一拃”的动作规范似乎不需要刻意强调,因为本节课最重要的是研讨环节。在研讨“为什么测量纸带的结果不相同?”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将塑封纸带并粘上磁条,用可擦笔在纸带上做标记,然后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二是让学生们找到代表老师“一拃”的纸带。

        另外,从手掌测量到纸带测量的过渡,我在第一个班处理得不太好,似乎并没有让学生明白,我们测量一个物体,是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或者替代品,如用纸带代替“一拃”来测量课桌,不但效率高,还可以更好的展示和验证学生们的测量结果。

      突然觉得,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能力、语言表述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课做了什么,上一节课学习了利用起点和终点比较青蛙的跳远。随后告诉他们,我们除了放在一...
    Penglijia阅读 788评论 1 0
  • 聚焦部分:测量使比较更准确。本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前概念,已经知道测量的一些方法:纸带、尺子、书、手等等。探索第...
    linzi111阅读 2,015评论 1 0
  • 本周一年级上了第二单元我《用手来测量》这一课,对纸带的应用有了新的想法,现分享给大家: 为了让学生体验相互合作的过...
    tcshow阅读 977评论 1 0
  • 这一课就是一个主要活动——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高度,从学习“一拃”——预测课桌的高度——直接用手测——借助纸...
    石慧杰阅读 4,832评论 1 0
  • 一、操作要求要明确 用手来测量是学生尝试用身体部位来测量,知道一“拃”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最大长度,并且能够用“拃...
    timeline阅读 1,0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