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听两节数学课,都在三年级十四班。
两个不同的老师,用同样的学生上一个单元连续的2.5节课:单元开启课0.5、铺垫课1和种子课1。对老师是挑战,对学生也是挑战。
01 不放过课堂设计的小而美
两组算式,每组三个,有规律可循。承载的知识点是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我们在研讨时,一定会扣住“积的变化规律”,但却会忽视掉“积末尾0的个数”的问题,因为教参上没有这条,但考试却是会考的。在自己的课上,我们一定会拿出来讲讲,但在公开课上,又会藏起来。
而今天的老师上这节课,将这两条都拿了出来。听完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这样上,挺好。因为,这正是那个知识点出来的好时机,我们为什么要去回避呢?就算考试不考,我们仍然需要将横看的规律和竖看的规律去辨析清楚。特别是数学又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到了后面,我们的规律描述应该是:
(1)整数乘法里(0除外),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2)两个数相乘(0除外),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或者再引申对比得出:两个数相乘(0除外),一个乘数乘A,另一个乘数乘B,积就要乘A×B。
第一个规律,老师在“至少”处进行了设计,让学生看算式齐说积末尾的0的个数,最后一个是反例:20×50=1000,让学生明白“至少”的含义。再出示规律,让学生进行填空,这样就会印象深刻,具有思辨的味道。
当然,在第二个规律处,老师只是引到了“乘10”上,没有进行拓展。
02课堂评价需要小而美
年轻老师上课,总会被教学设计束缚,只去记该讲什么,学生发言后该如何引到我将要的知识点上,却忘记了对那个给出答案的孩子予以一定的评价,尤其是思维层面。因为,教学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完成知识的灌输。
比如,今天课堂上,学生回答出“至少”时,是一定要给予掌声和评价的。在学生能找到几种方法的联系时,也是需要大力表扬的——“呀,你真了不起,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但都说同样的事,这种能力啊真不是一般人!”或者“在高手眼中,这所有的方法只是一种方法。”
当然,年段不同评价的内容也会不同。低段的话,会去评价孩子的坐姿和安静,慢慢地应该从思维层面上去给予鼓励,特别是数学思维的灵活、广度、层次、独特性上。
纵观大师级的课,他们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几乎达到极致。因为这样的激发,学生才会越来越有劲儿。
03发现学生成长的小而美
小组讨论时,我参加一组同学的分享。
5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辨析。女生说:“这些方法,在学而思都学过呢!很简单!”我对学生的这种言论过于“敏感”。马上对她进行追问,将竖式里的一些数问她表示什么意思?她只能机械地回答:2×4,1×4。很显然,她只停留在技能的层面,并不能说清算理。和她一组的两个男孩子,就能一下说出28表示2个14,140是10个14。我对他们两个送上大拇指。现在反思,我对于那个女孩子的态度是值得考量的,应该再迂回一些吧。
当然,我最喜欢看课堂上一些孩子显露出来的勃勃生机,孩子们灵动的思维会通过他的身体状态表现出来。虽然有时隔他们有些远,我依然可以瞧见他们的生长。
今天课堂上,那个坐在第一排的眼镜男孩,他的状态,有一种“发光”的感觉。
老师在组织学生分享表格法。他一直举着右手,一会皱眉,一会紧闭嘴巴,有不安,又充满期待。老师也看见了他满腔的表现欲,将他请到了台前。他上台,将表格法和其中的一个点子图进行了联系,表格法就“不攻自破”。这样的孩子,是给课堂带来智慧的那一个,更要去大力表扬的。
后面,我就一直关注他。这个主动思考主动分享的男孩,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几天,在密集听课。
听课中的门道,更多是瞧见自己。我常常在想:我是否辜负了孩子们的三十分钟呢?开学一周多,我好像还在调整尝试中。从别人的课上,得到改良自己课堂的一些秘方吧:我的设计小而美吗?我的评价小而美吗?我看到个体的成长小而美吗?我的板书小而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