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崔杼弑齐后庄公改立齐景公(前548)之后,齐六卿格局大致为:
此前排名第六的庆佐在此期间去世,接任者为 “惠族” 出身的高氏公孙虿(子尾),这样齐国新、旧三代公族牢固地占据了掌权的 “三宰” 职位。按照出身而言:
……齐侯好内……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左传.僖公十七年)
可见齐桓公诸子之中,武孟也即公子无亏之后的庆氏与齐惠公之后的高氏、栾氏同出于嫁自卫国的长、少卫姬,因此庆氏、“二惠” 从感情和血统上面更为接近,至少在初始阶段也有意相互扶持。而庆氏又与崔氏之前在压制世卿国、高二族上合作,因此才形成了崔、庆、惠高三家掌权的局面:
如图,就春秋时期的历史范畴内,相对于蓝色底的齐侯世系而言,橙色底的 “桓族” 庆氏与茶色底的 “惠族” 高氏、黄色底的 “惠族” 栾氏都属于与卫国有血缘关系的齐国近支公族,而绿色底的 “丁族” 崔氏则是西周初期就已经独立的远支公族。崔氏与庆、高、栾的合作一方面是针对世卿 “三官” 的夺权,另一方面目的在于压制有可能进入卿序的陈、鲍等异姓诸族。在杀死齐后庄公后瓜分权力的时候,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象征着旧、新公族共治齐国的局面暂时形成:
……灵公……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曰:“所不与崔、庆者……(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当这种联合取得了巨大成果之后,其实也就到了旧、新公族分道扬镳之时,这正如晋国代表翼城系旧公族与曲沃系新公族的决裂一样。尽管庆封反复向崔杼谄媚地表达了 “崔、庆一也” 的态度,但是以庆氏为代表的新兴近支公族集团也无时无刻不觊觎着崔氏手中的大权。
崔氏突然衰败的机会竟然是缘自一次内部的矛盾,即崔杼嫡子崔成、崔彊的地位日益受到来自后妻东郭姜所生崔明以及继子棠无咎、舅氏东郭偃的竞争,由于东郭姜(棠姜)得到了类似于骊姬那样的宠幸和偏爱,于是类似于晋献公诸子之间的竞争即将发生。
如图,崔氏之前以崔成为嫡子,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削弱崔氏,崔杼以崔成的健康状况为由要求其让出嫡子的位置而改立崔明。这当然并非真正原因,因为即便崔成有废疾,也完全应该改立其弟崔彊,所以这就跟晋献公为了立奚齐而驱逐群公子一个道理。不过一开始崔成仍然试图 “为吴太伯” 以求体面收场,所以希望类似共太子申生居于曲沃那样得到宗邑崔邑养老,此得一开始为崔杼所首肯。不过崔明一派的棠无咎和东郭偃惧怕崔成一派羽翼丰满后反过来重新夺权,因此阻挠了这个请求,结果导致两派矛盾立刻激化。
当然崔杼决心立崔明为后除了出于对东郭姜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考量就是为了笼络棠无咎及其背后的势力。一般咸以为棠邑所在为齐灵公所灭之莱夷最后据守的重镇:
……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四月……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左传.襄公六年)
从地理位置上讲,公开资料一般认为棠邑即今平度市唐田村古城遗址,属于齐国灵公年间新控制下来的莱夷聚居的核心地带:
如图,相较于位于临淄西面济水之畔的崔邑(今章丘市黄河乡境内),棠邑则位于齐国东面新近兼并的领土边缘。如果通过吸收棠无咎出仕崔氏而将大量莱夷人口吸收进入这个家族体系,那么届时崔氏将通过与东郭姜的婚姻而拥有从西到东横贯整个齐国核心地带的一系列封地,这还不算崔杼送卫献公回国期间向其索取的五鹿。崔氏也将拥有崔明主导的大宗、崔成崔彊兄弟控制的宗邑以及继子棠氏拥有的另一个小宗,其综合实力在齐国将难以撼动。
崔武子自从齐惠公末年(前599)就因为能力卓越、年少入卿而激起世袭上卿高固、国佐排挤而一度流亡卫国超过二十年;齐灵公八年(前574)因 “庆克之难” 而再度入卿并一举武力制服了国、高、鲍三家,从此执政长达二十八年之久,其视野绝非常人可比,也并非单纯的老迈昏庸。
可惜这一规划过于理想化,棠无咎、东郭偃等人也并无此大局观,而崔成、崔彊等人则无法隐忍崔明一派的蛮横。两派于是公开在崔氏内部的议事会上发生武装冲突,结果嫡出的二子获胜将对手杀死。
崔氏父子看来都轻信了平时庆封表面的恭顺,先后主动希望其出面担任这一矛盾的调停人,而忽略了庆封背后其实代表了包括 “惠族” 高、栾两家等诸多近支公族的共同利益。如同晋国的变乱根源一样,新兴公族取代远支公族几乎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关键看谁先犯错误。当年迈的崔杼在两派武力冲突引发的混乱中仓皇出走后,同为 “桓族” 出身的庆封、卢蒲嫳等以崔氏曾经弑杀齐后庄公为由发动国人阶层进行围攻,将崔氏一举灭亡。崔杼在绝望中自杀,而东郭姜所生的幼子崔明则流亡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