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
要考虑每个学生在什么地方和怎样利用(不是度过,而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要合理的利用这种时间。
读书应成为最重要的兴趣发源地。学校应成为书籍的世界。【在1~3年级,务必建立图书角落,摆出内容充实而又使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让每个学生经常利用生活中最初接触到的藏书。】
任何爱好,如果不触动思维,内心灵魂就不会带来益处。【对书的爱好应成为首要的爱好,这种爱好应终生保持下去。教师应把学生引向这一发源地。书是学校应交会每个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旅行。】
应引导每个学生去的第二个兴趣发源地,是他所喜爱的功课。【 教师应深刻考虑考虑如何在下半天,在学校里使激起学生深入钻研各门科学的兴趣发源地都开动起来。引导学生从事一种积极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理论知识成了促进创造和完成治理任务及劳动任务的主要动力。】
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爱好。
34.通过爱劳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这里指的劳动,首先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它里面包含着思考和精巧的技能和技艺。儿童和青少年的手已掌握或正在掌握的技艺越高明,它就越聪明,他深入分析事实现象,因果关系,客观规律的能力也表现的越突出。这种劳动的突出特点在于各阶段和工具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要求高度注意,精神集中和进行思考。手的动作和思想也不断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选择下列各种劳动。1.设计和安装机器机械仪器的活动模型。【这种启发和发展智力的劳动,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不断发展构思能力。】2.选择能量和运动可以传递转变或转化的方式。【这里指的是设计和安装某类模型,机械设备,仪器或机器装置。在这里,思维好像是一瞬间就从抽象概括转向具体事务,即表象,形象,图景。】力求使旨在发展智力的劳动对象是一种活动的变化的东西,使构思者和实现构思的能手为同一人。3.选择对材料加工的方式,选择工具,机械和操作方法。【用手工工具和极简单的机械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是医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好药方。】4.创造植物和动物生长过程的正常发展所必要的环境控制这种环境。【学生在农业试验中应从事这方面的劳动,这是使具体表象转变为概括性结论以及从结论过度到实践的好办法。】
为了让手促进智力发展,当然应经常读书,书不仅能形成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形成机灵的双手。
35.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工作中最细致且研究的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掌握注意力,就应深刻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注意力,首先形成,确立并保持住儿童一种内心状态,即能使儿童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应当用智育一整套手段来造成这种状态。】
掌握注意力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施以非常微妙而细致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是受他们说懂得的一些常识制约的。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常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引发注意力】
为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情绪状态,需要把一些有关的有趣书籍推荐给他们看。这样老师在讲解时,仿佛触动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兴趣。学生在自己意识深处搜索事实和现象,并思索他们。
无意注意应与有意注意相结合,只有当学生边听讲边思考时才会出现这种结合。【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39.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是对思维施加影响,直观只有在促进思维过程中,才有助于发展和加深注意力。【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能长时间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而直观的目的决不是要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节课中都固定在直观教具上。课堂上使用直观教具,为的是使学生在认知的某个阶段能脱离形象,进而领会概念和理解规律性。---看来以前对直观教具的作用认识的有些片面和肤浅了。】
采用直观教具,要求教师对教学工作准备的十分充分,要求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了解知识的掌握过程。
第一,直观性是低年级学生脑力劳动的一个普遍原则。【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第一年级教师要在思维发源的地方,在自然界和劳动中教儿童进行思考,要让进入儿童意识中的词汇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直观性原则不仅应贯穿整个课堂活动,而且应贯穿在教学工作的其他方面和学生的全部认识过程。】
第二,采用直观教学法时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由具体事物过度到抽象思维,在上课的哪个阶段直观教具已不再必要,学生不应再对其加以注意。【因为直观手段仅在使思想活跃起来的一定阶段才是需要的。】
第三,应逐渐由直观的食物过渡到造型,然后再由造型过渡到物体和现象的象征性图形。【教师的任务是要在采用造型手段方面逐渐过渡到愈来愈复杂的概括,教儿童理解象征性图形如素描和简画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类图画对发展抽象思维起很大的作用。造型的直观同时也是智力自我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学会图解,意味着使他们学会由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在二,三年级都把算术练习本分成两边,左边解题,右边做习题的直观图形、简图。】引导儿童由鲜明的形象过渡到象征性图形,再由图形过渡到理解某关系和从属性。
第四,由造型的直观逐渐过渡到词的形象。
对学习困难学生做工作的问题:经验表明,这些学生的智力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形象思维向概念,思维过度,需要多长时间和经历怎样的步骤。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经过长时间的形象思维训练,教师就催促他们快些,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是由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脱节的一种后果,是教师操之过急造成的后果。
第五,直观手段应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
【运用直观性原则要有很高的艺术,要了解学生的心灵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