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90401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白话】夫子平日里绝无这四种心,一无臆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思考之一】意必固我是病吗?
“意”即私意。《集解》说“常人师心徇惑,自任己意。孔子以道为度,故不任意。”或有看作“念头”“意念”解释。李炳南说“‘意’是心里起的念头”就是私心杂念;清代刘宝楠说是“臆度”,和“不亿不信”“亿则屡中”的“亿”一样,就是臆测的意思。
“必”就是期必,必定。钱穆说“事之未来,必望其如此而无误。”《注疏》曰“常人行藏不能随时用舍,好自专必。惟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专必也。”或者说指偏见,不合中庸之道。
“固”是顽固、执滞不化。《说文》指四塞,把四面都围起来的意思,弄得结实牢固。朱子认为到这一步就是执滞了,固执坚持不能变通。钱穆先生说“出处语默,惟义所在,无可无不可,即毋固。”《集解》说“无可无不可,故无固行。”刘宗周说“始焉无中生有,忽起一意,已而执意不化,必然如此,而辗转一意,如坚垒之莫破,则固矣。”
“我”就是私己、自我、我执的意思。钱穆说“我,如我私、我慢之我。圣人心知有道,不存有我。”《集解》说“述古而不自作处,群萃而不自异,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
朱老夫子说“这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意思是说意必固我像一个圆环,终始相连,从起心动念心意开始,有了期待,渐渐稳固滞执成就这个私己,意必在看不见的地方成就,固我冒出来成为可见部分,然后我又产生心意想法,……
其实,意必固我是我们每个人常见的心理状态。我们都很相信自己的意,对人事物有必然期待,透过经验教育环境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性,然后在自动化反应中要么抗拒要么被动接受和维持现状,来捍卫那个“我”。这难道不是病吗?
【思考之二】我内心中常见的意必固我是什么?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都顽固地固执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臆测、己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不用心去观察世界。其实,只要自己“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观其所由”,就不难察觉自己所认为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还在固执地坚持着,这就是与圣贤的差距。
稍微观察反思一下,就不难看到我们心中的臆测:仅凭听到的只言片语或者看到的某个行为,就猜测他人的动机,对他人做出评判,因此造成了多少家庭矛盾、单位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啊。
“必”,就是期必,认为应该会、一定会、必须会。如“都是你们的错”“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同事一定要配合我的工作”“孩子必须听我的话”等等。这些应该、一定、必须的想法,就成了自我设限的框架,让我们的认知被局限,思维日益僵化,对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性。
有了这样“必”的想法、观念,在行为上就自然会“固”,固执己见,一切必须按我的意愿来,哪怕别人都反对,甚至现实情况很糟糕,我还是要固守自己的做法。
凡事总是想着“我”,以“我”为中心,只相信“我”的经验、“我”的判断,只在乎“我”的感受,“我”的想法。能证明“我正确”的事实就都是真实的现实的;反之,证明“我错误”的事实就认为都不是真实的,都是他人编造的谎言。
如此循环反复,臆测就成了现实,而现实又印证了臆测,个人深陷其中却不自知,还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正确的,都是有事实根据的,最终活在了自己“意”“必”“固”“我”的牢笼中。这怎么能不让我们警惕“意”“必”“固”“我”之心呢?
【思考之三】我怎样防范对治心中的这些意必固我?
患有“意必固我”病的我们,如何对治心中的意必固我呢?李炳南老先生说:“意、必、固、我,都与修道相背。修道的人就要对此用工夫,开始时,困知勉行,练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然后步步进修,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毋此四者。至于孔子的境界,工夫已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就自然的绝了。”
既然意必固我都与修道相悖,我们就要对此下功夫,开始困知勉行,练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步步前行,时时反省。
要先学习至诚之道,择善而固,刻意练习,也就是克己复礼,在每一个起心动念时努力用功。毋意就是起心动念时就规划好正确方向,如夫子那样“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意安在道上形成意志,时时反省是否符顺于道。毋必就是要不设定必须要实现的期待,不要求一件事情必然要达到什么结果。毋固就是要学会变通,《易》曰“变则通,通则久”。毋我则是要放空自我,学会放下,然后达到一种合一的状态。
学习此章,一方面让我们知道了圣人境界之高,言行均符顺于道,所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我们要效学的榜样;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后辈学人,更应从刻意观察对治自己的意必固我之心入手,小心防范意必固我,不断践行,直到完全断除意必固我,像圣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