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果然D博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孩童到了六·七岁的时年,也就是到了该入学读书识字的年龄。他们适时进入学校念书,实乃自然而然的事儿。当然,事关学龄娃儿上学的问题,在某些地方也有发生例外的情态……
在旧时,适龄孩童初上学念书叫做发蒙。而发蒙的释义——指启发蒙昧之意即启蒙。
我的启蒙老师——彭仕杰女士!
蓦然回首,我从发蒙或者说是启蒙已六十多个年头了。可我梦寐不忘生命里的贵人即我的小学启蒙老师——彭仕杰女士。
彭老师姓彭字仕杰。何以仕杰二字?亦可谓意味深长。我纯粹猜想:她的父亲在旧时不是举人起码也是个了得的秀才——老人家指望爱女长大求学通仕以期超凡脱俗,从而担当得起家国之巾帼豪杰矣!
感叹文人:他们用文字构筑人之生命与活力的广阔无垠,进而穿越时空尽情展示蓝空翱翔及其青史留名的精神世界;他们用文字构筑世间文化底蕴既温文尔雅又气势磅礴且源远流长!
那是五十年代下期,山城施洲一所新近开办的规模很小的校舍简陋的职工子弟小学。校址座落在老城林家巷一隅。彭老师就是在这所小学任教。
彭老师是北方人,她满口地地道道的普通话又甜润又柔美。她在部队当过兵,有文化又能歌善舞,后来跟随丈夫从当地军分区复员退伍在这座山城落根直至终老。
彭老师的丈夫相貌平和端正,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身着蓝色布料中山服套装,言行举止显现文化人特有的斯文与教养。他一般是在学校晚自习时间来校办公室,坐在彭老师的办公桌前看书看报,等候彭老师下学后他们夫妇一道趁着黑夜顺道遛遛马路回家。
我的记忆印象里:彭老师当年任教时约莫二十六、七岁,可谓正当女子之靓丽芳华!彭老师脸庞清秀文静,肤色白净透红。一双眨巴眨巴的会说话一般的双眼皮大眼睛又黑又亮。她嘴唇红润,牙齿洁白。她那样一对乌黑厚实的青丝发辫又粗又长,几乎直搭腰际下端,还时不时的或黑色丝绸花结或红色丝绸花结来妆点一下这样一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彭老师的身高约莫一点六〇米,舞者身材,凹凸有致。她平日里衣着喜欢纯白色衬衣,外套翻领的双排扣的已经洗得泛白的女式军装,有时候也穿碎花的或素色的女式对襟时装。她穿的鞋子式样多以圆头的女式军用皮鞋为主,有时也会或球鞋或布鞋由天气以及服饰搭配得体罢。
君不见: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我不无夸张地说:彭老师就一个特定时代的天生丽质的独领风骚的美女!
——她深谙女子的天然之美与文明之美!
——她深谙女子的优雅之美与和谐之美!
——她深谙女子的标致之美与完美之美!
我好幸运唷!因为我念书发蒙的老师是彭仕杰女士——她启蒙了我的文化基础学识;同时她又启蒙了我的思考以及追跟人生之美!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彭老师一直是我所在的N〇一班班主任。她教语文。无论校内还是校外,课堂上还是下课后,彭老师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在这个祖祖辈辈用惯方言土语的小地方,实打实地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的十之八九又都是来自彭老师那内在的外在的人品吸引力。她总是面带微笑,语调轻柔甜美又悦耳动听。孩子们喜欢听彭老师讲课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当上新课文,但见彭老师有一个习惯动作神态:她一只手捧着课本,一只手揣进裤兜,迈着缓慢的轻盈的步子从学生座位行间各个角落踱来踱去朗读课文。每每紧随课文内容,彭老师会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朗朗阅读课文——那样的抑扬顿挫,那样的娓娓动听,那样的回味无穷……每当彭老师朗读课文完毕回到了讲台上,要好一会儿孩子们才会从呆滞的神情之中回到现实。彭老师讲授的如《春天来了》、《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小花猫钓鱼》、《龟兔赛跑》《狼来了》、《司马光砸缸》等多篇语文范本教材,我至今依然记忆清晰。然学生们在课堂的学习收效也可以由此窥见一斑。彭老师的语文教学特色在于她的爱心、倾心、耐心而后立于神圣的讲台授课。她一遍又一遍地辅导孩子们会读、会写、会用每一篇新课文的字、词、句之外,她还把大多的时间讲授和引导孩子们领会课文主题,从小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样,教室讲台都有一根教鞭。可彭老师手里的教鞭只是指引着黑板以保持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总是轻拿轻放手里的教鞭,几乎没有过一次用教鞭敲打讲台桌面。毕竟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迟到多、有的偷拿同学的铅笔擦子、有的说脏话骂人、有的扯皮打架...... 彭老师的处置方式都是课后叫当事学生去办公室和言悦色言道:坐下吧,咱们谈谈。她从来不动怒生气、不大吼大叫、不厉声呵斥自己的学生。
彭老师作为一名成年女性,却是始终保持女性的那样一份自尊、自爱、自觉以及女性的那样一份温柔、温纯、温馨!当然,这也是她能保持女性美丽容颜印象的修养与秉性。
每当新学期,班上有学生家长会手头拮据不能按时交纳报名学费,彭老师对家长总是抱以同情和安慰,不急不催,要让学生安心读书学习,要让孩子的身心快乐以求学向上。
彭老师有时也会象个孩子一样,广泛地和全班同学打成一片、玩成一片、乐成一片!比如什么跳绳呀、跳皮筋呀、跳房子呀、拍皮球呀、打羽毛球呀、叠纸斗蛐蛐呀、做各式各样的游戏呀、唱歌跳舞呀、早操呀以及课间眼保健操呀等等活动,她都亲力去为让自己完全融入学生当中同喜同乐。有时逢节假日,彭老师还会邀请孩子们到她家里做小客哩。她毫不吝啬拿出自家糖果,让孩子们快乐分享他们自家平常难得的那样一口美味零食。同学们逢年过节也会凑点分分钱,在小十街新华书店买上几张好看的年画,送去老城后街半山腰的彭老师住家。其实一张年画角把钱,最贵的也才不过两角钱。可彭老师捧着年画看了又看显得十分高兴。其实,彭老师只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愿不让他们扫兴而已。事后彭老师很严肃地对同学们说:往后再不可以这样了。我是你们的老师,只要你们一个个品行好、学习好、身体好,这比送老师什么东西都珍贵。
彭老师爱学生,学生敬彭老师。
毋庸置疑:彭老师与学生如鱼如水般的师生情谊——靠的是老师的人品、爱心与才智搭建;靠的是老师和学生的纯洁、纯真、纯朴的品质支撑;靠的是一个特定时代之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
彭老师安排的家庭走访,至少一学期有一次到过所有在班学生的家。她一般都是拣学生的优点为主同学生家长交谈,并会同学生家长一道鼓励孩子读书上进。
我父亲就几次对我说:彭老师人好好哟!你要好生念书,千万莫要辜负了彭老师的心血和她的教诲哈!
我就一直没弄明白:我父亲当时是要我好生念书哩?还是要我学彭老师做人呀?
彭老师是我孩提时代学识发蒙的老师。她孜孜不倦地教诲:使我得以从最初的一个一个拼音字母到声母、韵母、拼音、注音的会读会写会用;使我得以从最初的横竖撇捺一笔一划到偏旁部首、常用汉字、组词造句、看图作文的会读会写会用。这一切都是学生幸运彭老师名下的师门启蒙,我才得以当初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以至日后汉语言学科的应用实践。
犹是值得一提:彭老师善于把握孩子们自然的冲动及本能循循利导,启发知觉及判断以至养成他们自学、自知、自觉的种种良好习惯。不言而喻:彭老师对于学生的读书育人及其道理引导,确确实实地令她的所有学生都会受益终身。
我小学几年里,彭老师的师德、师才、师智于我感染至深且受益匪浅。当然还有她那端庄秀丽的风姿绰约的音容笑貌于我长久的历历在目、念念莫忘、深深景仰!
可以说:彭仕杰老师既是我读书做人的启蒙老师;而且她还是我心目中永远崇敬的女神偶像!
彭老师走了,我在外地工作没去送行——这是我心中永远的愧疚与悲痛。
谨以《我的启蒙老师——彭仕杰女士》博文敬献——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辛勤教书育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彭仕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