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德国的思想家当中,这个“人”已经不是一个绝对抽象的一般性的人,而进入一个对人的理性能力的一个总体思考当中,这个总体思考,其实就是基于如何来理解,“人能够认识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把握了外部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说,德国哲学家对人的考虑和法国哲学家关注人有区别。这个思想我们会在随后对康德哲学的解释当中,看得更加清楚了。
因而,把“人对人的理解”,和“对于人的本质”和“对人的需要”,进行了一种分层的研究,就是当时的整个德国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18世纪德国的启蒙运动,称作是一个“苏格拉底世纪”。
之所以成为“苏格拉底世纪”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当时整个德国的启蒙运动,它具有着一种明显的要反叛以往传统哲学观念的这么一个动机,还要反叛整个西方传统的思想观念、思想观点。无论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几个重要的思想家,包括沃尔夫以及在洛克之前的莱布尼兹,还是一直到康德,都可以说整个的德国哲学,它们都试图探索着另外一个世界。
而这个世界,既与我们通常熟知的包括物质的世界、经验世界相关,但又有一种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德国哲学与法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德国人以他特有的反思性的,或者叫思辨性的思维方式,来反观人们对经验世界的朴素的理解,从而,“试图以把握人的理性能力,作为理解世界的突破口”。
这个思想在康德早期的对自然哲学,或者叫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就已经显现。
既然都和启蒙运动有关系,那么,德国启蒙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如果按照当代的哲学家,也就是我们中国的哲学家高宣扬先生,在他的最新出版的《德国哲学概观》当中,他把德国的启蒙运动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其实就是以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托马西乌斯(1655-1728,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为代表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大致是在1690年到1720年之间。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它们不满足于原有宗教神学家对哲学者或者说对人的理性能力的理解,而试图想要以人的自我的或者说以人的理智改进的方式,来推进了它们对哲学乃至于宗教解释。
我们到了第二个阶段,是在1720年到1750年期间,在这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后面所谈到的沃尔夫(1679-1754,德国启蒙哲学家),回头我们再详细的说明它们的思想。
第三个阶段,是指后来的1750年到1785年期间,这个历史阶段应当被称作德国启蒙思想到鼎盛时期。
而这个阶段,正是康德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刻,可以说康德思想的时代背景就是整个德国的启蒙运动。所以,我们对康德思想的理解,要把它放在历史时代中来加以考察,你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康德的思想它的深刻性。
一个时代的哲学家,他一定是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黑格尔说,哲学应当是时代的精华,它反映的就是那个时代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当然,它们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本身可能就会超越了他那个时代,而成为普遍问题。
所以,一个哲学家或者一个思想家,他的伟大并不是在于它可以天马行空,而恰恰相反,他的思想一定是根植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在这个历史时期,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是被历史上称作“狂飙突进”运动的那样一些思想家。而狂飙突进运动,主要是以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为代表。
随后到了第四个历史阶段,当然康德在1804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就到1785到1815年,在他身后这一段历史阶段,其实发生了两件重大的事件,一个就是法国大革命,第二个就是拿破仑入侵。
拿破仑入侵在当时的历史阶段,在德国看来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同时也是思想启蒙的一个结果。黑格尔曾经以赞赏的口吻说道,“拿破仑,他就是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因为黑格尔亲眼目睹了拿破仑趾高气扬地征服世界,所以,他会感受到当时整个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已经波及到了欧洲的每一个地方,包括布鲁塞尔。
所以,德国的启蒙运动,不仅有自己的思想根源哲学的基础,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现实的政治后果。
所以,高宣扬先生在他的书中说,从第一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的,整个启蒙时代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繁荣,做了历史性的和理论上的准备。
由此,我们要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要理解康德的哲学,我们必须要理解在这个历史时代所发生的启蒙运动,对于后来的哲学,究竟带来哪些深刻影响。
所以,我们要回到莱布尼兹。莱布尼兹,他既是近代德国哲学的先驱,同时也是整个近代哲学的先驱,它的影响当然不仅仅现在德国,它的影响已经遍及了整个欧洲,乃至于当时的世界。
莱布尼兹的思想,也通过传教士工作,当时也进入了中国,可以说中国的思想和莱布尼兹的思想,产生了历史的交错。莱布尼兹写过一本《中国祭祀》这本书,并且通过一个法国的传教士,而获知了中国周易的哲学思想,并根据周易的太极图,来证明他自己所提出的二进位制的正确性。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经常把这一件事情传为历史美谈,作为中国思想影响了欧洲文化的一个重要证据。当然历史的说,莱布尼兹是在得到周敦颐的太极图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二进制的想法,只是看到周敦颐的图以后,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这样的想法,在东方的中国已经得到了印证。
莱布尼兹的哲学,他建构了一套17世纪的纯粹的理性主义的哲学模式。
这样理性主义哲学的哲学模式,就是他既不完全赞同笛卡尔式的以纯粹天赋观念,作为人类知识的最终根源,而强调以一种“神启”的方式,来讨论我们的知识来源,来确定我们知识的性质。
因而,他在《神启论》和《单子论》当中,对他的哲学都给出了非常充分的论证和说明,而《人类理智评论》,不过就是对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所写的《人类理智论》的一本反驳性的著作。
莱布尼兹对整个后代德国哲学的影响,是通过他的学生沃尔夫而得到传播的,因而,沃尔夫可以说是当时整个西方最重要的形而上学哲学家,它的地位,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在整个欧洲世界,如果说不讨论沃尔夫哲学,几乎不会认为你是在研究哲学。
所以,沃尔夫哲学在17到18世纪初在哲学当中是影响深远。它的哲学,重要性在什么地方?
它的重要性在于,不仅仅提出了哲学论证的基本原则,而且确定了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所以,我们来简单看看沃尔夫的哲学贡献。
沃尔夫提出的哲学论证的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条只使用得到精确定义的表达。
第二条只使用得到充分证明的表达。
第三是只承认那些根据可靠的程序,从得到证明的原则中来推导出来的定理。
第四,排列证明的主要素时,使那个随后的要素得到理解和证明的要素始终位于最前面。
沃尔夫所提出的哲学论证的这四个原则,其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与笛卡尔所提供的《关于指导人类理智的基本原则》,这本书当中的一些重要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换句话说,沃尔夫所提供的这四个原则,它主要提供了我们用来讨论哲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而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仅仅限于一种理智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讨论我们在排列人类知识的体系的时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的来源,我们的知识的产生,应当按照这四种原则进行排列。
所以,沃尔夫的哲学体系,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而上学体系,它实际上构造了整个17世纪的知识论体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来理解沃尔夫,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整个的哲学乃至于科学,都受到沃尔夫体系的巨大影响。
沃尔夫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关于区分“历史知识”与“哲学知识”的基本看法,认为历史知识是由纯粹的事实认识组成,而哲学的知识走得更远,它揭示根据,从而使人认识到,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