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破虹出梦逐光痕(十八)

                                  把课堂还给学生

            ———观课南菁高中苏教名师刘正旭老师课堂有感



        10月27日早晨第四节,“彩虹之光”一行深入南菁高中一12班课堂学习了苏教名家刘正旭老师的语文课。

        刘老师授课主题为”生活失意时的生命表达——《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课堂分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学生课前演讲,演讲的为一个面容清秀的男生,他用幻灯片展示了演讲的题目《愿您记住我》,标题下是一行小字——南菁气质。小男生采用了脱稿的形式,声音洪亮清晰,内容真实感人,可以听出来是发自男孩内心的声音,他渴望来自同学老师的信任,渴望融入高一12班这个大家庭,但由于我们听课老师的关注,男孩演讲时显得有点拘谨和羞涩,但好不掩盖他的自信和从容。演讲后刘老师给予了中肯的点评,从男孩名字的阐释到演讲中字音的纠正,刘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体现了他的睿达与智慧;第二环节为新课探究,对比赏析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堂课设计精巧,以任务驱动课堂,问题紧扣课本的学习要求设计,整堂课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到底怎么样上课,才叫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堂课给我的启发如下:

        “把课堂还给学生” 意味着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的话语权和发展的选择权真正交还到学生手中,系统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的课堂生态。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所以,我们老师真正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应该上成好学、乐学的一种样态形态。我们的课堂只有好学了、乐学了,学生才会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去,真实发挥他们课堂主人翁的自主性、能动性、参与性与积极向上。

一、教育理念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根本”

        传统课堂:教师是一课知识的教学权威,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缺乏自主学习建构、思考表达的活动空间。

        生本课堂: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学自学的平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建构知识慧悟,发挥本能天性,发展能力。

二、学习角色转换: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传统课堂: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装框”,机械记忆、服从重复、被动练习,缺乏对知识的情感悟感、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

        生本课堂: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建构者”,通过自主建构、自我感悟、开放研究、小组合作、项目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与发展、积累的进程过程。

三、教学方式变革:从“单向灌输”到“多元互动”

        传统课堂: 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设计、掌控及讲授为主,普遍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低效或无用,课堂氛围沉闷肃静,教学关系是对立的,课堂秩序不平等。

          生本课堂: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方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和成果展示,在集体学习合作研讨互动中碰撞思想思维情感悟感。

四、发展评价革新:从“应试标准”到“多元评价”

        传统课堂: 评价方式单一,以考试成绩、应试教育为唯一评价标准,严重忽视或屏蔽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自我精神世界和自主发展建构能力。

        生本课堂:以多元化、成长性及阶段动态激励发展的评价体系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系统发展鼓励评价。

五、课堂环境营造:从“封闭权威控制”到“开放平等包容”

        传统课堂: 教学课堂氛围紧张,学生害怕犯错说错,学生害怕表达展示,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生本课堂: 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大胆质疑、勇于尝试和创新思维,激励学生勇于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后记:记忆尤新的小细节--------刘老师的学生在读书时的一个小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学生在读书时不约而同地以同样地姿势拿起了语文课本,没有一个学生例外,学生用双手举起课本,同样的高度,同样的角度,甚至是同样的手势和坐姿,整整齐齐,声音洪亮而又充满感情,然而刘老师在学生读书前并没有特地做这样的阅读要求,可见这应该是南菁高中学生长期形成的读书习惯,正所谓的习惯决定成败,我想这也许就是真正的南菁学子气质的体现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垮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应兼顾学科性和综合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跨学科就意味着综合应用各学...
    f630bcb263fe阅读 27评论 0 0
  • 简朴古风胜皇都 照片: 南社村。 时间: 2021年10月24日。 地点: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 拍摄: ...
    Life潇洒人生阅读 669评论 0 0
  • 松山区第七中学教师个人成长手册 (2024年9月—2025年10月) 🌟 学校概况与教师培养理念 学校简介 赤峰...
    心无阅读 25评论 0 0
  • 公开课前的一次次磨课会使我越来越熟练,但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突发情况发生,这就考察了执教老师的课堂把...
    李小岩lxy阅读 421评论 0 0
  • 一、约练第573场,角色咨询师。收获如下: 认真倾听,努力听懂,适时反馈,进行澄清确认,构建共同理解基础,相信来访...
    海丽_9961阅读 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