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素,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有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问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二: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节课我们来写“谢、言、盯、邻”。字要写得好,一看结构与宽窄,二看高低与穿插,三看关键笔画。
点拨:“谢”是左中右结构,“言”是独体字,“盯、邻”都是左右结构。
2.指导书写,关注细节。
谢:中间的“身”居中,瘦长,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撇下端穿插到左半部分,左中右三个部件大致等宽。
言:倒梯形结构,最上面的长横要写的长而平,其他两横要写短,三横需要等距。
盯:“丁”的横平而长,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
邻:“令”的第二笔捺要改成点,第六笔的横撇弯钩要一笔写成,并且要写的大一些。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指导,提示书写习惯。
三:品析关键句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从“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中感受葫芦叶茂盛,葫芦花美丽的特点。利用板贴,朗读指导。
2: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从“挂”“长”的动作对比,感受小葫芦的可爱。
3: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借助实物,通过看、摸的体验,不同形式朗读,感受对小葫芦的喜爱、赞叹之情,读好感叹的语气。
四:重点段落
教学时,先让学生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朗读中间两段的人物语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不知道葫芦与叶子之间有联系,即事物之间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