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力比多之间有一种跷跷板的游戏,自我本来是力比多(生命力)投射(在镜像和他人)的结果,但是一旦自我被构型出来,就成为力比多的储存库,满满的力比多。
自我的构型本质上是对镜像或他人的一种想象性认同,通过这一认同,自我获得了自身的同一性,破碎的躯体被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躯体。欲望就是在这个时刻出现的,它最初是借助镜像或者他人,并通过镜像和他人呈现出来的。
自我欲望的形式是去想象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这个很重要,侵凌性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侵凌性呢?
因为我们非常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以第一人称体验”去看待问题,我们想象出来一个自我,独一无二的自我,和别人不一样的自我,特别的自我。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是老师,我是成功人士,我是屌丝,我是巴拉巴拉。。。总之,我是有个性的,我是有自己的,自己的独特体验,自己的独特追求或者喜好的,我体验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反正哥,姐,就是烟花一样的甩锅,女子。。。
当一个自我中心碰到其他的自我中心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侵凌性的关系。就是没有办法完全和平相处。
那怎么办呢?为了防止挥刀互砍,破口大骂,拳脚相加,或者看见喜欢的人直接不顾对方的想法扑倒那啥啥啥。。。
就需要法律,需要道德,需要各种各样的语言言行叫德行啊,用前面这一大坨东西,法律,道德,德行啥的,做中介,来调和人们之间的侵凌性。
自我欲望的形式是去想象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不仅把自我想象成为一个“他人眼中的我”,还进而以这个想象出来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去占据他人的位置发挥其功能。
举个例子:
一个长相一般的人,比如我,秃头油腻挫的一笔,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肥,学穿搭,终于变成了一个看的过去的人,然后我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因为我有一个自恋的想象的自我,就是理想自我嘛
然后自我内部包裹着着的,满满的欲望,就是通过占有这个“理想自我”,去想象自我跟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啥意思呢?
就是在他“这个理想自我”的视角中,长相好不好看是个重要的标准,是“他”跟世界关系和谐不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个就叫以“自我的欲望形式”去啥啥啥。
在别人眼里是这样吗?不一定。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我的欲望形式去想象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比如说一个穷小子,梦想就是变成土豪。然后他不断努力努力,最终获得了第一桶金,赚了好多钱。那这个“有钱人”,就是“自我的欲望形式” 就是在以穷和富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去构建他和别人以及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侵凌性为什么会发生,就是把异与自身的世界,他人,想象为一个内在于自身的统一世界,别人会觉得我穷,所以我变富了他人看我就OK了,我就跟他人,世界和解了。
殊不知,这个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他人”,也就是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自我欲望就是他人的欲望。当他与自我的欲望形式来想象他人和世界的时候,已经是一种误认,因为这种误认,我们就开始了一场无穷无尽的求证过程。
我够不够帅?我帅还是那个垃圾帅,我够不够聪明,我聪明还是那个脑残聪明?我说的对还是那个傻叉说的对?快说,快告诉我,让我爽。
自我总想从他人(包括去实体化的他人,也就是意识形态,他人的标准)那里辨认出自身,所造理想的自我。
在想象界层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他们之间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与“另一个独立自我” 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欲望与另一个欲望之间的关系,而是欲望与欲望对象之间的关系。自我欲望从他人辨认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它想占据并直至取代他人的位置。
对他者一次又一次的认同,带来的并非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是欲望在他人那里的一种达成,自我的欲望形式与力比多的投注之间总是存在一个无法弥合的裂缝,这个裂缝恰恰显示了欲望满足的不可能性,显示了欲望的否定性 —— 欲望永远不可能满足,但我们又在永远地进行欲望循环。
比如说你吃了一顿好吃的大餐,不会说以后就不想吃大餐了,就算有一天你不想吃大餐了,你又想干别的了,欲望转化成其他形式了。欲望的这种不可满足,就是它的否定性。
欲望是什么时候被产生的呢?
欲望最初是在他人那里并以一种最为混乱的形式被把握的。与他人欲望相关的“自我的欲望”的相对性(互相塑像影响)是我们在每一种敌对性,竞争的反应中,甚至在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辨认的东西。
在竞争中,战争中,内卷中,各种各样的形式中。
所以,我们总是欲望他人的消失,换句话说,就是希望世界和别人符合自己想象中的秩序,按照自己想象的秩序运转。
好在我们还可以进入象征界(符号秩序),法律,道德,这些,可以在主体之间起到调停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共存。
在想象界层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他们之间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与“另一个独立自我” 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欲望与另一个欲望之间的关系,而是欲望与欲望对象之间的关系。自我欲望从他人辨认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它想占据并直至取代他人的位置。
因此,自我对他人的想象性认同实际上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换句话说,在想象的层面,所谓人类共存的局面根本上是一种幻想,一种不可能。因为有一层中介(想像)永远横亘在那里。
这是人与人之间,无穷无尽斗争的根源。
起初,在语言之前,欲望只存在于镜像阶段的想象关系的单一层面上,它被投射到他人中,它在他人中被异化。因此,它激发的张力缺乏一种结果,或者说,唯一的结果 —— 黑格尔教导我们说,就是他人的毁灭。
从其朝向的对象的观点看,主体的欲望,只有通过一种竞争、通过他人的一种绝对敌对性才能在这一关系中得到确认。
比如,主奴辩证法,就是一种绝对敌对性,但是在这种敌对性的关系中,他们辨认出了对方和自己。互为对方提供了镜像。
当我们走近某一给定主体中的这一原始异化,最根本的侵凌性就会出现 —— 这就是欲望他人的消失,因为是他人支撑着主体的欲望。
是他人的欲望,支撑着你的欲望,作为你欲望的幕布。所以,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根本上是侵凌性的。
那如何才能实现共存呢?
就是自我幻想破灭,我们才能从这种侵凌性的关系中逃脱。
所以,我们总是欲望他人的消失,换句话说,就是希望世界和别人符合自己想象中的秩序,按照自己想象的秩序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