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曲黎敏老师解读<黄帝内经>》里关于疾病的传变时有所触动,赶紧把老师的话记下来。
关于疾病的传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解释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是说如果肝已经病了,这叫“已病”,可暂时放下,关键不能让它影响到“未病”的脏腑,因为肝木克脾土,肝病最容易造成脾病,所以要先固摄脾胃,充实脾的经气以防病邪扩散,而不是先治肝病。然而,一般的医生不知道病邪相传的原理,不知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实脾气的道理,只是一味地治疗肝脏的疾病而不能预防病情的扩散,结果就会事与愿违。这就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思路。
中医的整体观是认为生命是一个整体,绝不存在一个脏器的病变,所以古代传统医学不分科,但分经。中医,按六经说话,是对生命不同层次的描述,不如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所以腰痛就不能只看腰,而是看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再比如,肝有病,木克土,脾就危险;肝木生心火,所以心也会连带出问题。再者,肝肾同源,肾,也好不到哪儿去。这时中医说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说的就是首先要先保元气,固摄住“未病““未乱”处,元气足后,然后再出兵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医思维。
总之,生命是活的 ,医生也应当是活的,不仅要开出今天的药,还要能开出明天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