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
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是的,我知道你的感受。”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是……”
这种话语是不是很熟悉,这也是我常常会说出口的话。
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匆匆忙忙地下结论,以善意的建议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
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诊断,深入了解一下问题的症结,了解别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感受。
最高层次的倾听是——移情倾听。
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先理解别人,先诊断,后开方并不容易。
亲子关系的阻碍往往就来自于家长们回应方式。
有时候是价值判断,只有接受或是不接受。
有时候是好为人师,拿自己的经验来说事。
还有时候是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去衡量别人的行为动机。
如果父母只知训斥与批评,孩子怎么愿意向父母吐真言呢?
当你学习认真倾听时,你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感知有了天壤之别。
先理解别人。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最有用的习惯!
我是小鹿迟葵,这是我的泽宇教育读书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