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上午听了幼小衔接班的两节课,一节是识字课,一节是数学课。听课思考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幼小衔接班处于幼儿园与小学中间的学段,根据学段的划分范围来讲,既不属于小学学段,也不属于幼儿园学段。实际实施中我们通常把幼小衔接列入幼儿园的范畴之中。
听完课后,首先思考的是幼儿园应该关注什么?简单的说应该关注习惯、能力、认知三个方面。
习惯是指习惯养成,包括幼儿的课堂规则、坐立行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游戏和运动习惯等。习惯养成不是一日一时之功,是靠老师反复的提醒强调,靠孩子们不间断的重复往复,更是靠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坚持。如果老师对学生要求不够,就会影响幼儿习惯养成的效果,影响孩子进入基础教育学段的发展。
能力培养。能力包括倾听、表达、想象与验证等。这些都是由老师们传授给幼儿的一些方法,通过孩子的努力,在方法上培养规则和能力。
认知。幼儿入园前都有一定的生活认知经验,零基础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认知经验的培养是为小学做准备的,特别是对一二年级来说,幼儿园培养的认知经验至关重要。认知的目的是为了用,用的前提是理解。
其次,我思考的是教材与目标。其实幼儿园是不需要教材的,但五大领域教育体系中,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有目标,我们在设置目标时候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研读课标,读懂读透。读课标是让老师设置活动目标更科学,目标的设定一定是依据课标、遵循课标,符合课标,让课标园本化。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哪一个领域,都不能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要学会变通,要根据园情、师情、学情灵活实施,变通常的为适合本园幼儿的目标和活动。
第三,要思考细节。幼儿活动中教师关注的细节很多。比如互动时候是全部幼儿参与,而不是部分,不能因为一部分幼儿活动而而忽略其他幼儿。比如,在提问时候,有些适合追问的问题,一定要适当的追问下去,继续的追问就是活动生成的基础和根本。比如,幼儿的活动不单是只有师幼互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活动是幼幼互动。让幼儿把自己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会做思路不一定清晰,能讲出来思路一定是是清晰的。再比如,教师赏识语的运用,要丰富,要灵活,要多元。赏识分为赏和识。赏是指发现优点;识是指发现问题。因而赏识并非一味的去赞扬。
第四,活动不能只是注重形式,不能只注重流程,不能为了形式上的视觉效果,要有时效,要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参与体验中获得认知,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两节课的收获很多,思考感悟也很多,今日零散的记录下来,供日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