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是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统一测量单位”后,尝试着动手做一个测量纸带——相当于一个简易软尺。
一、教学过程:
(一)聚焦:怎么用前几节课用到的工具和方法来测量一个桶的“腰围”?
学生会想到用纸带来代替桶围长度,再用小立方体来测量纸带。这是迁移《用手来测量》中测量桌高的方法。
教师追问:那很多不同的桶要测的话,每次测量都要摆这么多立方体吗?有没有能够做一次就能用好多次的方法?
有的学生这时会想到:提前在纸带上画满正方形,每次拿这根纸带数数就行了。
师追问:每次都数数也很慢,有没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生都能想到提前数好,标上数字。
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这样的纸带。
(二)思考方法步骤
师提问:你们觉得做这样一个纸带,需要几步呢?
生:①粘纸带②画方格③标数字
请你翻到活动手册最后一页,你觉得它帮助我们做了哪件事?
生:帮我们画了格子。我们需要①剪②粘 ③标数字④写自己名字和日期
(三)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动手制作
(四)用做好的测量纸带,测量书本长度和自己带来的矿泉水瓶一圈的长度。
(五)回去用纸带测测自己的腰围。
二、教学反思
1.材料管理:这节课要求孩子们自己带工具材料,一上课孩子们就摆出了自己的材料。这样在动手前的动脑环节孩子们很有可能没有参与,于是一上课就要求孩子们把材料放在抽屉,并比哪个小组最快放回坐端。
2.细节指导:课前我试做了一次确认了动手环节的难点是①“粘”——如果没粘对会出现纸带衔接处正方形中间有空隙②0刻度线画的位置。所以我在播放微课时在此处暂停着重指导了技巧。但在第一个班的效果还是不理想,很多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在后续班我单独演示讲解了这两点,并且教授了怎样检验自己做没做对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因班制宜:备课时就在纠结①让学生一口气四步自己做完,培养完成一个完整任务的能力。②细化活动:先做完前两步,再做后两步。调控速度保证完成。在执教的时候我根据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和对“粘”这一难点的处理情况,进行了机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