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
岸见一郎
46个笔记
第一章 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 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改变,那就说明批评并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
>> 孩子之所以怎么批评都无所改变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被批评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并不是明明被批评还不停止问题行为,而是正因为被批评才不停止问题行为。
>> 表扬孩子导致的问题就是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如果总是被表扬的话,则会成为一个不被表扬就不好好做的孩子。
>>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只能由孩子自己完成,父母根本无法代劳。学习也好不学习也好,其结果是作用于孩子的,最后的责任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承担。即便是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即使到了真正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孩子也不会开口。
>> 如果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可以横加干涉。但是,孩子向父母求助的时候,父母应该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帮助。不过,有时候明明没有收到孩子的求助,父母就对孩子的课题指手画脚,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了问题(比如孩子说出不想上学之类的泄气话等等),孩子往往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希望大家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 父母并不是不可以帮助孩子,毕竟孩子有时也需要父母的帮助。但是,为了能够恰当地帮助孩子,父母平时就要注意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才能够愉快地接受父母的建议。
>> 大人之所以想要干涉孩子的人生,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的责任,是因为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这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协助孩子,而是说父母的协助必须建立在孩子求助的基础上。
>> 尊敬一词的英语是respect,其语源是拉丁语中的respicio,也就是“重新审视”的意思。重新审视什么呢?那就是:虽然这个孩子现在和我生活在一起,但终有一天他会独立并离开我。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一定要努力地友好相处,这就是尊重孩子。
>> 表扬本身就存在着问题。首先,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得不到表扬就不好好做。比如,在走廊里发现了垃圾,捡起来之前首先要确认一下周围有没有表扬自己的人。如果没有表扬自己的人就不去捡垃圾,这就是问题。得不到表扬的孩子马上就会不好好表现。另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被表扬了也不会开心。妻子肯定不会因为丈夫在公交车中没有吵闹、安静地待着而去表扬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因此而被表扬说“真了不起”,丈夫一定会感觉妻子小瞧自己。那么,为什么要表扬孩子呢?这是因为没有平等看待孩子与大人。
>> 如果教导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那父母就有必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即使是父母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根本不可能时时事事盯着孩子。
>> 父母之所以不可以妄自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课题基本上只能由孩子自己解决,另一方面是因为事实上即使父母也未必真正了解孩子。
>> 很多人都根据父母曾经对待自己的方式和一些模糊不清的知识来养育自己的孩子,这就等同于小时候接受过手术治疗的人,长大之后自以为因为接受过手术就可以给别人做手术了。
>> 我认为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如果不懂得爱孩子的方式和育儿方法,那就会很快陷入窘境。这种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但也并不太难。只要有勇气改变一直以来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很快就能够与孩子轻松相处了。
>> 即使不动手,批评也等同于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人往往喜欢利用愤怒这种感情。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多花些时间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第二章 会学习的孩子和不会学习的孩子
>> 但是,父母如果认为孩子考上了好的初中就会有一个好的未来,这就等于是告诉孩子:只要拼命学习考上了好初中,现在的辛苦都将会收获褒扬。
>> 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了一所好初中而从此一帆风顺。这一点大人们都非常清楚,但却不对孩子说实话。
>> 恐怕没有人愿意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孩子也是一样。那些认为孩子不如自己、小瞧孩子的父母即使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孩子也听不进去。
>> 对孩子来说,学习和升学是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一个在其他方面没有自信的孩子不可能唯独在学习方面有自信。在孩子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中,学习并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希望父母帮助孩子树立勇于面对人生课题的自信。如此一来,孩子肯定也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 正如前面讲过的一样,学习原本就是为了获得新知,所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当然,掌握知识需要付出努力,但学习绝不是令人望而却步或者必须拼命忍耐的苦差事。如果父母认为学习艰苦,那孩子也会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
>> 希望父母们相信孩子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并默默守护。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尽管告诉我!”
>> 我们往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搞砸之后还想要去帮助孩子。批评会使关系变好还是变坏呢?答案不言而喻,任何一个孩子被批评的时候都不可能会喜欢批评自己的父母。如果有人说孩子以后会感激父母对自己的批评,那我希望他能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 表扬是一种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自上而下的评价。以上下级关系为前提才可以进行表扬。
>> 考生也是家里的一员。所以,大家应该先弄明白一点: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享有考生特权、只要学习就可以,父母如果也认可这种想法的话就可能会产生问题。
>> 一味投入工作的人也许会说因为工作太忙,所以即使回到家里也没有干家务事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不想做工作之外的事情,所以才找出工作太忙这个理由。孩子们也是一样,一旦父母发话说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他们也许就会借着学习这个理由不去承担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而且,还有可能就连重要的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事情如果是这样不就太糟糕了吗?
>> 父母必须明白一点:即使孩子和父母在知识或经验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作为人绝对平等。孩子也讨厌“被俯视”。认为与孩子谈论学习太麻烦或者不明白为什么要和孩子谈论这些问题的父母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父母一定要向孩子传达出这样的想法:父母是在真心为我的人生考虑。光有一腔只知道对孩子说教的热情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努力做到让孩子愿意和自己谈论学习这一课题。为此,需要努力在学习之外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
>> 阿德勒的方法的确很费事,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急于求成。
>> 父母在焦虑的时候第一点能做的是尽量回避孩子。
>> 第二点要做的是不要因为考试临近就为孩子提供特殊待遇。
>> 第三点能做的就是对孩子坦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父母注意以上几点,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地陪在孩子身边,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 阿德勒认为自我价值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直面自己课题的勇气。如果能够在学习之外的地方做出某些贡献,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就会随之树立起直面学习的勇气。为此,父母绝不可以说一些挫伤孩子勇气或者羞辱孩子的话,也不能胡乱训斥孩子。很多人认为批评可以令孩子发奋努力。但事实上,如果孩子经常被批评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最终也就不再想去挑战学习这一课题。
第三章 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
>> 不论平时学习多么好的孩子都会有考试失利的时候。这种时候能做的只有找出自己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点,想办法在下一次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不要总是拘泥于分数而萎靡不振,要尽快投入到下一次的考试准备中去。
>> 孩子可以做到的贡献刚开始也许多数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即使如此,只要能够从中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用,就有助于孩子形成能够解决将来要面对的人生课题的自信。
>> 假如没有获得好成绩就遭受冷落,那么,明明只需要继续努力就可以的事情,孩子却感到辜负了父母沉重的期待,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话而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进而沮丧不已。因此,希望父母能让孩子明白:必须认真学习,但没必要让自己的负担过于沉重。
>> “职业”一词用英语讲是calling,德语是beruf,也就是受神召唤或者传唤的意思。如果用日语来表示,那就是“天职”。如果找到了这样的目标,平日的学习就不会觉得辛苦了。因此,父母首先必须打消“学习很辛苦”这一观念,也不可以存在“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会轻松”这样的思想。
>> 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是一味地关注短处或缺点,事态就不会有任何改变。黑暗既无法移走也不能消除。那该怎么办呢?投以光明就可以。如果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者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作长处来看待。
>> 逃避课题或者中途放弃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自己,没有自信。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学习,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树立自信。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自信,即使父母不做什么,孩子也会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实际上,我们却很少看到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让孩子学会愉快地接纳自我。
>> 假如父母们打消这种想法,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存在并心怀尊重地与之交流,亲子关系也一定会发生极大变化。为此,给父母们提两条建议。首先是不要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
>> 其次是关于说话方式,建议父母们要礼貌地跟孩子说话。
>> 阿德勒说自卑感人人都有,它是“对健康、正常的努力与成长的刺激”。正因为有自卑感,才会想要努力进步。不过,这不是从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自卑感。
>> 为了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父母不能过于关注结果,重要的是让孩子下定决心超越现在的自己。因此,为了做到不过于关注结果而是更重视过程,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你很努力了!”之类的话。
>> 学习不是为了被别人认为优秀,而是为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用。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了获得别人认可而学习的孩子其实是只关心自己。如果是为了被人认为优秀而学习,就有可能试图通过作弊之类轻松的方法来取胜他人。阿德勒把这称为“个人的优越性追求”。假如不付出真正的努力,即使成功了,这种成功也会转瞬即逝。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不应该只看重结果。为此,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一些“你真努力啊!”之类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话。
>> 即使孩子明明再努力一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但却不付出应有的努力,那也必须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父母能够做的就是:即使孩子与父母的理想有差距,学习不努力,成绩上不去,但也要去关注眼前的这个真实的孩子,别总是拿他与理想的孩子进行比较。就孩子来说,体会到父母无论如何都会接纳自己之后,就会获得一种无可替代的安心感。正因为有了这种安心感,才能下定决心去努力。
>>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中诸多课题的勇气。具体来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人生中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树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等很多令父母头疼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 作者提出了自立需要的三大条件,并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对于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可以独立做出选择。其次,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第三,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 本书中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不应该横加干涉。因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反而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情绪。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努力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孩子的信赖。如此一来,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向父母求助,然后父母才能给予孩子真正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