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偏好: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

成年人的世界好像很难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理由。

清晨醒来打开手机制作视频抖音九条赞美与一条批评同时涌入——那条批评却在你脑海中反复回响。工作会议上,顺利推进开展的事务项目不如一个卡壳的难题更让你焦灼。家庭生活中,亲密伴侣或家人的一句批评指责的愤怒都可能让你忽略了他们平常所有的好。亲子教育中,孩子期末成绩单“优秀”“良好”你可能只会瞥一眼后而更多注意力放在“不及格”上。……夜深人静时,辗转难眠。白天的种种美好如细沙从指间流走,唯独那些尴尬瞬间、未尽之事,如刻刀在心上留下痕迹。

我们似乎已很久没感受到快乐是什么?好像那怕每天四分三天气是晴朗的,但这四分一的乌云却让整个天空都变显得黑压压的。内心情绪,有时宛若被时光悄然覆上的尘埃,厚重而混浊,教人难以照见清明。

开心、高兴、快乐词语或许你早已忘记它是什么样子。而”不好的事情“也许充其量只占全天事情几十分之一,但它就能如此霸道地占据我们的意识。这种“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当理智脑紧盯问题不放时,自己是把锤子时,看什么都是“钉子”。

《认知驱动》书中讲到大脑的负面偏好属性是我们天生的烦恼主义者。

我们的大脑是极强的适应器,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适应后,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

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一偏好的强大力量:负面情绪引发的神经活动强度是正面情绪的三倍;失去一百元带来的痛苦远大于获得一百元带来的快乐;

都説百分之九十的疾病都来源于情绪。而积极正向快乐的情绪除了是养生“法宝”外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获取事物成功顺利的关键。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説到他曾因参加一个讲座,因主办方的原因造成他把本计划安排的环节却没能如愿完成,当时他是有不舒服的情绪。然而这种负向情绪一直持续至讲座结束后,返回又遇上飞机晚点延误工作。这一整天接连好像都发生不顺“心”的事情。

一种未被觉察和处理的负面情绪,会像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连串的不顺利事件。

如何更好的觉察识别我们有对负面偏好倾向,找回我们丢失的“快乐”?

快乐就是成为那条能看到水的鱼。

然而总有些人能够有意无意地跳出常态,生活得更快乐,他们采用方法并不新鲜,无非是运用所有情绪高手都会遵循的共同法则:

善于觉察自己的情绪和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如果感觉到第一丝不舒服的情绪时(比如烦躁、焦虑、失望),不要立刻行动。先停下来,问自己:“我此刻是什么感觉?这份情绪从何而来?可以发现关系中欣赏别人的优势所在吗?这件事真的如我想象般严重吗?我是否忽略了已有的积极因素?即使最坏情况发生,我真的无法应对吗?

善用一些方法记录和日常反省去思考问题。要想生存得更好经常拥有快乐情绪。《小狗钱钱》给了个很好的提示。主人吉娅拿出一个本子记录每天发生成功或好的事件,那怕是细微的不起眼的也把它记录下来。做到每日反思。为自己的大脑开启亮点模式。

善于想像联想假设更会找到问题正向意义。当身处平淡时,我们可想象失去现有的东西会怎样。这会帮助我们意识到生活可贵,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已拥有的事物上。如果总是盯着自己没有得到的事物,恐怕会很难找到快乐。跟不幸的人比较,有时候比较是送来幸福的天使。

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我们要学会“身在水中能看到水的鱼”。要有发现美的心灵和眼睛。学会体察身边的宝贵与美好。一个智慧的人不会等到真正的失去才后悔没去珍惜。愿我们都是身在水中能看到水的那条鱼,找到应该拥有的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