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上班第一天,本来应该是休息了两天元气满满的开启新一周工作,但是我却感觉非常累🥱因为周末自己压根就没有休息。
本周该我打扫卫生,送学生,所以在学校里面忙完回来又忙家里,洗衣服,拖地,这些忙完我已经累到不行,不是太矫情,恰逢这几天生理期。
所以当我回到家,压根儿没有坐一下就开始干活,直到半个多小时后,衣服洗完,挂完,地拖完,我已经累到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中医讲这叫气虚。
我只想躺下,但是又口渴难耐,连起来的力气也没有,本来想让小朋友帮忙倒水,不巧的是,他刚刚在玩弄他的“彩蛋”,一不小心打破了鸡蛋🥚,正难过呢,见我没有回应他,直接哭开了唉
我也只能任由他哭,我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但是有那么一瞬间,我的火气也快上来了,你试想一下,当你精疲力竭的时候,旁边一个哇啦哇啦的哭声是不是会瞬间点爆你。
但是我积极暂停了,我知道他有他的情绪,他有他的难过,我有我的劳累,不能将情绪撒到孩子身上,于是我选择保持沉默,他说要重新做,去厨房找鸡蛋,我说冰箱你自己找找看。
他找了一圈没有找见,过了继续哭,我躺沙发上一动不能动,但是我对他的语气很是和善,然后我说:“来,妈妈抱抱你吧”我抱了抱他,拍了拍他的后背“我知道因为鸡蛋打破了你很难过,妈妈现在能做的就是抱抱你”
明显孩子被理解了,也没有那么伤心了,然后我说你可以帮我打洗脚水吗?我脚太累太疼,泡脚一下试试,我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他一一照做,但是还是难掩难过之情。
然后我说,去把餐桌上薯片拿来我们吃,你看你喜欢吃哪个拿哪个,他拿来了香芋片,我一边打开,一边说“先让我们自己好起来,感受好起来,再说其它。”
于是我俩嘎嘣嘎嘣脆的吃起来,我问他好吃吗?感觉好些了吗?他也反问我感觉还累吗?脚还疼不疼,还说一会儿帮我按摩脚,我说“好!”
“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做嘛,没有必要把我们一晚上的心情都搞坏了是不是?先让自己好起来,办法自然也就出来啦”
现在小朋友正在认真读英语,而我一边泡脚一边完成日记。
孩子的哭闹只是需要被理解,不一定就需要你马上给他一个解决方案,比起解决办法,我觉得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跟情绪正确相处,并且能够让自己从坏情绪中走出来更重要。